包公祠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合肥人包拯而建,始建于明,重修于清。祠堂建在当年包公曾经读书学习过的香花墩小洲之上。“忠贤将相”、“道德人家”的门联写出了包青天的特点。却也自有封建时代的烙印。包公祠外有眼古井,名叫廉泉,所说贪官不敢饮用。因为包公正直无私,人们又说产于祠外池塘中的红花藕也是“藕内无丝”。祠内包公塑像铁面无私,寄托了人民在封建社会对清官品格的希望。
包公墓就坐落于包公附近,墓高6.2米,墓区建筑布局严整,令人那肃然生敬。
上图是包公园前边的一块绿地。绿地后边林木葱郁的地方,应该就是包公墓所在地。合肥市把包河、包公墓、包公祠、清风阁以及包河上的小岛——浮庄整合为一个公园——包公园,善加建设和维护,这里已成为合肥人休闲的一处胜境。草地中间那块大石上刻着《包公园记》
上图是包公墓园的影壁墙
上图:神门
上图:神道
上图:绿树围护、青草覆盖的包公墓。那天可能是因为下雨,游人稀少,在一种清明的心境中,我似乎觉得接近了包公那颗高尚的灵魂
上图为包公夫人董氏墓。包夫人的封号是宋永康郡夫人
包公墓园内的包氏家训碑。此碑最早立于包公祠,1997年在这里也立了一块。碑文由赵朴初书写
上图是清风阁,位于包公墓对面,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而建
上图:从清风阁上俯瞰包河上的浮庄
包公祠内有名的廉泉,传说贪官喝了会肚子疼
来源:大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