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别走入误区
2013-12-31

冬季进补别走入误区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3-12-31

    在冬季的3个月里,日短夜长,天寒地冻,人体消耗减少,而且睡眠好、胃口好,容易吸收和储藏养分,所以冬季是进补的最好季节。但是,冬季进补存在一些误区,多补、乱补的现象并不少见。平时我们常犯的腹胀、便秘、失眠、易感冒、气短、口腔溃疡、上火……就有可能是补之不当而补出来的!

    那么,冬季进补的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1:冬季大吃大喝就是进补。通常进补大多是为了补虚,因此进补吃的食物大多是肉类,如鸡肉、牛肉、羊肉等。于是,有的人不明就里,以为进补就是大吃大喝。实际上,进补是慢工细活,是在选对补品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补。如果不顾身体条件,一味大吃大喝,以致能量过剩,会带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健康问题。

    误区2:冬季人人都应进补。有些人觉得秋冬进补,人人适宜。大补大受益,小补小受用。其实,只有虚的人才宜进补,如果身体不虚,盲目乱补一气,也会影响健康。

    误区3:虚人补品可随意用。补品虽好,不可滥用。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补法。进补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如果阳虚补阴,阴虚补阳,或者缺多补少,或者缺少补多,都会导致不良后果。

    那么,为了避免进补的误区,冬季进补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第一,冬季进补应“因证用补”。证有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证不同,进补也应不同。寒证,热性食材就是补;热证,寒性食材就是补;阴虚当用补阴的食材或药物;阳虚当用补阳的食材或药物。只有因证用补,才能发挥进补的保健作用,因此,进补一定要在具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师和中药师指导下,因证用补。

    第二,冬季进补应“因人而补”。因人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禀赋不同,进补时也应有所差异。寒症的人或阳气不足者,忌吃寒凉性食品;热症或阴虚之人,忌吃温热性食品。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进补中应注意的。

    第三,冬季进补应“因地而补”。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方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方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进补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但是,无论是采用食补、药膳、药酒和膏方补中的哪一种,都要注意因证用补、因人而补及因地而补。凡内热重、肝火旺的病人或体虚者,有高血压病而血压持续在较高水平,或经常有出血倾向,有口疮及大便秘结者,不宜进食红参、鹿茸及热力较强的补品。有些人体内有较重的湿热、积滞、痰浊时,不能骤然进补,应当先服几贴“开路”中药,清理一下,然后再进补。总之,进补要务必注意针对性,这样服用补食、补膏、补酒,才能达到冬令进补的目的。

    文/陈玉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