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轨道重塑海床形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2-31

图片来源:John Crowley
中国科学报讯 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的秋季会议于本月早些时候在加州旧金山市召开,会议上的一份报告指出,地球轨道的变动,即地球围绕旋转的地轴不断地摇晃和振动以及地球轨道形状的间歇性延伸,会影响海床的形状。
科学家已知这种轨道变动是受太阳系天体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例如,轨道变更改变了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影响着各个冰河期的开始和终结。在冰河周期内,大量的水在海洋与大陆上由冰堆积而成的冰原之间来来回回地流动,使海岸线的起伏最大可以达到200米,海水对大洋地壳的压力也随着这一周期而有高有低。
现在,一组由哈佛大学地球物理学家John Crowley领导的研究人员通过电脑模型证明了这种压力的改变同样会对地幔岩石产生影响,尽管这些岩石是以熔化物的形态存在于大洋中脊下方数千公里的地下。
这反过来也会影响到由熔岩固化而得到的大洋地壳的数量,即在熔岩滑入大洋中脊任意一边的同时改变新生成地壳的厚度,而该厚度最厚可达到1千米。研究小组发现,在位于太平洋西北区域的胡安德富卡海岭(图中灰色部分)的近海,海床像由乙烯基为材料制成的密纹唱片一样带有一层层的纹道,这些纹道与地球轨道在过去数百万年里发生变动的时期密切相关。(段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