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吸”干细胞可修复大脑损伤
2013-12-05

“鼻吸”干细胞可修复大脑损伤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3-12-05

    在某些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比如修复垂体腺,医生可以通过鼻子切除肿瘤,把对周围组织的伤害减到最小。反过来,鼻腔也能作为把物体送入大脑的另一条途径,而且这条途径有许多优点。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4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一家名为StemGenex的公司最近宣布,他们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疗法——通过鼻腔向脑内递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这种方法也为多种神经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从药品、蛋白质、基因载体到干细胞,所有东西都能通过这一途径送入脑中。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这些载体能做什么,而是它们进入大脑以后会去哪里。研究人员解释说,“鼻吸”(snorting)更准确的医学术语是“喷入”(insufflation)。虽然“喷入”更多的是将药物送到鼻窦或肺部,但据评估,现在这种方法已能把许多生物活性载体送到更远的地方。许多药物经过消化道后会丧失药效,该方法的一个主要优点是经黏膜进入血液的门槛很低。更重要的是,有两种情况可以绕过完好的血脑屏障,一是沿外围神经鞘细胞周围滑入,二是通过内吞作用,沿嗅觉神经或三叉神经逆向进入脑内。

    虽然通常情况下,整个细胞不会被吞进囊泡,但还是有不明显的方法能让细胞进入脑内,尤其是受到损伤的脑。在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清晰地显示出胚胎干细胞很容易跟小神经胶质细胞融合在一起,然后这些小神经胶质细胞会继续融合成熟的神经元。

    但鼻内递送干细胞最终是否真的抵达了正确目标,以及它的恢复和治疗效果怎样,证明起来还有点棘手。一项实验观察到,在小鼠受损的纹状体投射中递送源自骨髓的基质(结缔组织)细胞,能探测到类似递送细胞的荧光蛋白标记。

    研究人员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确定注入脑中的干细胞的“命运”如何。但对于治疗肿瘤,如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鼻内递送干细胞可作为一种运输工具来递送其他载体,如肿瘤坏死因子(TNF)。还可以通过鼻内后页催产素强化脑功能来治疗自闭症,虽然还未证实,但其简单易行也很有前景。

    另一个潜在应用是治疗帕金森症。根据用骨髓间充质细胞实验的动物模型情况,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干细胞进入脑内存活了6个月,并递送了多巴胺以恢复运动功能。此外,它还可能作为光控基因疗法的前端。(记者常丽君)

    总编辑圈点

    生物体都有一套复杂的物流系统,药物要靠它送达患处。比如内服药通过口进入消化系统被吸收,注射药用物理办法突破皮肤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但这些传统运输办法都难以实现对疾病“定点清除”,低效且易产生毒副作用。所以,能使药物定向、定量、定速地进入病变部位的靶向治疗技术应运而生,本技术就是靶向治疗的一种,首先通过鼻吸缩短了药物进入大脑的物理距离,其次它绕过血脑屏障的方法更为物流系统的精确投送奠定了基础。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