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建立跨界污染处置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
地处太湖流域的江苏省溧阳市与安徽省郎溪县“唇齿相依”。今年5月初,位于苏皖两省接壤地区的溧阳市社渚镇戴家湾村的广大群众纷纷投诉:离戴家村仅仅500米的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镇东村范围内,常常排放一股股刺激性废气和粉尘,令人窒息,许多家住戴家村的农户根本无法开窗,大量粉尘落入村庄附近鱼塘内,还导致鱼类成批死亡。尽管当地村干部几次到郎溪县镇东村交涉,但是跨界废气污染扰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接举报后,溧阳市环保局立即组织调查。经现场排查,郎溪县镇东村内有2家制铜企业、1家砖瓦厂、2家机械制造公司和1家建材公司,其中2家制铜企业利用废电子线路板经焚烧、焙烧、炉炼等工艺回收金属铜,产生的废气异味与村民反映村庄区域环境空气可嗅感的异味一致。
为尽快解决跨界废气污染扰民问题,溧阳市环保局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环保厅又致电安徽省环保厅希望给予高度重视,妥善解决跨界废气污染问题。随后,江苏省环保厅将这起跨界废气污染扰民的核查情况,报送至华东督查中心。
华东督查中心立即组织环境监察人员,分赴苏皖两省接壤地区实地调查,明确要求郎溪县对扰民污染的制铜企业加快污染源治理,提高治理废气、粉尘的档次。当地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排污企业全天候监管。随后,由华东督查中心牵头,主持召开由苏皖两省环保厅和市、县政府以及环保部门参加的“江苏溧阳、安徽郎溪跨界环境问题协调会”,成立了苏皖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领导小组,要求两地政府与环保部门加强沟通联系,搭建常州与宣城、溧阳与郎溪合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处理好跨界环境污染纠纷事件。
为彻底解决交界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在华东督查中心见证下,溧阳市与郎溪县明确了两地从建立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应急联动机制、协同处置应急事件、妥善协调处理纠纷、做好信息互通共享、加强预警、开展后督察工作等六个方面全面加强合作。 (高杰 詹国平 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