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木星大红斑能量源
2013-11-20

科研发现木星大红斑能量源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3-11-20

    哈桑扎德及其马库斯认为,他们的研究还可以用来解释地球上的海洋涡旋,这种涡旋能够持续好几年,以及对恒星及行星形成做出巨大贡献的那些涡旋。这个海上龙卷风是2007年在荷兰北部地区的瓦登海 上拍摄到的

    二人认为,垂直运动对解释大红斑为什么依然存在至关重要。他们表示,随着涡旋不断损失能量,垂直流会把上面的热气体和下面的冷气体吸引到涡旋中心,补充它损失的部分能量。这张图片是由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探测器拍摄的

    根据科学家对流体动力学的了解,木星表面的巨型风暴(如图)本应该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消失不见的。大红斑里的湍流和波动逐渐削弱风的能量,它还通过辐射热失去更多能量

    北京时间11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位于木星一侧的巨型风暴,即大红斑有望很快消散,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好几百年,目前它仍是太阳系最受瞩目和最神秘的一大特色。

    科学家始终苦于无法确定这个大红斑为什么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一个美国研究组现在认为,他们已经借助电脑模型解决了这个谜题。他们认为,气体的垂直运动弥补了它损失的一部分能量,是确保大红斑长期存在的关键。根据科学家对流体动力学的了解,这颗气体行星表面的巨型风暴本应该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消失。

    哈佛大学博士后佩德拉姆-哈桑扎德称,很多过程结合在一起,用来驱散像大红斑的涡旋。异常猛烈的风暴里的湍流和波动逐渐削弱风的能量,并通过辐射热损失更多能量,这些过程应该已经导致大红斑消失不见。他解释说,大红斑位于两个方向相反的急流中间,这放慢了大红斑的旋转速度。

    哈桑扎德博士说:“根据气流理论,大红斑本应该在形成几十年后逐渐消失。然而它却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他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流体动力学教授菲利普-马库斯一起建立了这个电脑模型,用来检查被以前的模型排除在外的力,例如垂直流和涡旋。与以前的模型不同,他们的模型不仅是三维立体的,而且清晰度更高。哈桑扎德说:“过去,研究人员不是忽略垂直流(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气流并不重要),就是采用更简单的方程式,因为大红斑很难模拟。”然而他们认为,垂直运动对解释大红斑为什么依然存在至关重要。

    他们表示,随着涡旋不断损失能量,垂直流会把上面的热气体和下面的冷气体吸引到涡旋中心,补充它损失的部分能量。一些科学家以前称,大红斑通过吸收更小的涡旋,来补充它损失的能量,但是一些电脑模拟显示,这还不足以解释大红斑为什么能持续那么长时间。哈桑扎德及其马库斯称,尽管他们的模型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木星大红斑的谜团,但是他们认为,偶尔吸收更小的涡旋也有助于大红斑继续存在下去。他们认为,他们的研究还可以用来解释地球上的海洋涡旋,这种涡旋能够持续好几年,以及对恒星及行星形成做出巨大贡献的那些涡旋。他们将于11月25日在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动力学部年会上介绍他们的这一发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