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敦煌古绢画复制成功
2013-11-20

千年敦煌古绢画复制成功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11-20

地藏王菩萨

观音经变图

  “这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文化大喜事!”在一片惊艳、惊叹声中,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丝绸路 中国梦·2013中华丝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从国内丝绸领军企业——浙江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手中,接过12幅“赠送”给敦煌博物馆,用独特高新技术还原的敦煌古绢画,激动地说:“以前国人要欣赏这些敦煌绢画,要远涉重洋。现在,国人在国内就可以欣赏到敦煌藏经洞的绢画了,这真是弘扬敦煌艺术文化的一大盛举。”

  亮相的12幅画作中,《大方广佛华严经》色彩华丽,构图广大,描法精细,为敦煌之精品;《千手千眼观音图》整幅画面构图巧妙,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对称均衡,人物生动,色彩鲜丽。其他的还有《地藏菩萨像》、《药师如来像》等敦煌流失海外百年的千年古绢画面内容,均是首次在国内公开出现,绝美的画面引起全场轰动。

  绢画是以丝织品为介质,采用天然的绘画原料,运用传统技法绘制而成的艺术品,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中最为闻名的当数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绢画,它们色彩沉稳,质感厚重。

  由于唐代以前纸的宽度仅有手掌大小,古人作画几乎只在石壁或者丝绸上,因而,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流失海外的这些古绢画所记录的历史尤显珍贵。然而,1900年,这个“人类艺术宝库”因为当时一个王道士的无知,演变成一场旷古未闻的文化悲剧:保存了近千年的绢画、丝织品等大量艺术珍品一现世就与敦煌文书一起流失海外,国人从此难得一见。如今,中国几乎很难见到一幅完整的敦煌藏经洞绢画。

  在丝绸之路沉寂了1200年后,又被重拾并提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之际,2012年12月,由万事利集团与杭州UTV影视频道联袂制作的中国首档寻访式丝绸文化系列纪录片《丝行天下》开播。当时,中国丝绸文化学者、集团总裁李建华亲率摄制组去敦煌拍摄时,看到敦煌藏经洞内空空一片,丝绢古画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外国人拿走,国人从此难得一见,作为丝绸人的他深感痛心。“既然真迹不能回国,那何不用高新专利技术来复制这些作品呢?”于是李建华费尽周折,与法国吉美博物馆多方交涉,最后感动对方,准予复制。万事利集团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认为通过光学和计算机技术复制古画是完成上述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2010年年底来自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及浙江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丝绸织造及染整专业的7位专家和技术人员专门组成了古画复制课题组,对古画主要是绢本古画和高仿古画绢本进行了反复研究、复制、对比,采用无涂层微喷技术,成功解决了复制难题,这对敦煌乃至中华艺术文化的发展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