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天少吃高蛋白食物
2013-08-15

暑热天少吃高蛋白食物

2013年08月15日  来源:人民网

  进入夏天以后,气温屡次刷新历史纪录,暑热逼迫人们远离厨房,在食物选择上,也都倾向于凉面、凉皮、冷面这样的清凉食物。饮食真的可以改变我们对温度的感受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进食会让身体额外消耗能量,这些能量通过体表散发出来,就会让人觉得身体发热,这种现象被称为“食物热效应”或“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不同的食物产生的“食物热效应”不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食物热效应”更强烈,而淀粉类、蔬菜类就差得多。这就是为何吃火锅时,吃一大盘羊肉,身体能发热很久。而如果吃的是一大盘涮白菜,很快就不觉得热了。这主要是由于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热量仅有5%至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略低,仅为4%至5%。也就是说,蛋白质含量越高的食物,越容易发散热量。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畜禽肉和鱼肉,其蛋白质含量为15%至20%,鸡蛋为13%,南豆腐是6%,蔬菜类一般在1.5%以下。
 
  按混合食物来说,通常把蛋白质的热效应计算为10%,也就是说,一餐饭在有主食有菜,荤素搭配,荤少素多的情况下,总能量当中有1/10是作为食物的热效应通过身体散发出来的。假如一顿正餐吃掉700千卡,就有约70千卡在餐后不久直接从体表散失。
 
  为了提高夏天的抗热能力,范志红建议,应当避免过量的摄入蛋白质食物,但基本需求必须要保证。合理的食物结构应该是,每天半斤粮食(约18至24g蛋白质),一两鱼或瘦肉(8至10g蛋白质),二两水豆腐(6至10g蛋白质),一个蛋(6至7g蛋白质),一杯酸奶(5g蛋白质),加上一斤蔬菜(4至10g蛋白质),一斤水果(2至4g蛋白质),满足每天60g的女性需要已经够了,男士只需再加一点主食就能达到65g的需要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