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养老金”用起来可真难
2013-08-08

房屋“养老金”用起来可真难

2013年08月08日 来源:中国网

  “小姜,我这房子可又漏水了,咱这紧急大修,什么时候能摊上?”挂了电话,市民侯老先生叹了口气,等了俩月,雨季都快结束了,漏雨的屋顶还没修上。屋顶漏雨,可申请应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应急维修。但业主真想用上这笔房屋“养老钱”,难若登天。

  叹!应急修屋顶 一等就俩月

  侯老先生所住的朝阳区百环花园小区,投入使用已有13年,电梯老化、屋顶漏雨等“毛病”,随着楼龄增长而不断显现。尤其是侯老先生所住的5号楼,屋顶漏雨面积已超过20%。

  “每逢下雨,我家房顶就漏水,那真是屋里屋外一齐响。”侯老先生告诉记者,由于长年泡水,家中墙面的涂料大片脱落,卧室屋顶、阳台天花板上随处可见雨水浸泡过的痕迹,有的地儿连墙皮都拱了起来。“我年年都报修,今年物业人员给我重新刷了墙面,可一下雨还是漏。”

  和侯老先生住在同一层的其他8家住户,同样经历着漏雨的困扰。屋顶的防水层已经损坏,必须启动大修才能“根治”。于是,5月,雨季来临前,顶层9家住户和物业公司沟通,决定申请应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应急维修。

  “既然都进入应急程序了,我想应该很快吧。”第一次“尝鲜”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侯老先生满怀期待。谁料想,等了两个月,北京的雨季都快结束了,漏雨的房屋还没修上。每一周,他都会找物业经理询问,可得到的回复永远是“走程序”。

  “走了俩月程序,这还能叫应急?”侯老先生长叹,动一笔维修资金,为何如此难。

  愁!应急也排队 鉴定等一月

  侯老先生口中的“应急”,指的是本市针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的“特事特办”。

  按规定,当发生危及房屋使用安全的6种紧急情况时,无需经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可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百环花园5号楼出现的屋面防水损坏、渗漏严重,经多次补漏后仍难以解决,即属于此列。

  “我也很愿意早点把屋顶修好,可我拿不到‘修房钱’啊。”昨天(08月07日)下午,在百环花园的物业办公室,项目经理姜先生向记者说了难处。

  姜经理介绍,5号楼的9家住户提出要求后,5月23日,他就着手准备材料、提交应急申请。6月初,他开始等待房屋安全鉴定中心到现场勘查,出具鉴定报告,一等就是一个月。接着,7月初,他又开始等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预算评估,至今仍没轮上。“两次等待,理由都一样,应急申请不止一个,只能排着。”

  姜经理皱着眉头告诉记者,走完预算评估的程序后,还得进行分摊、向业主公示,雨季结束前肯定是修不上了。“和您解释的这番话,我也得重复说给业主听。我心里着急着呢,程序走得太慢。”

  盼!应急真救急 程序能简化

  据记者了解,约11万平方米的百环花园,趴在账户上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总额约935万元,至今一次未动。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本是我们给房子交的‘养老钱’,可用起来太难了。”侯老先生提出,应急通道能否真正做到“特事特办”,对于像雨季屋顶漏雨这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少走几道程序。

  姜经理也向记者表示,他的最大期盼是,一能简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应急使用程序,在用途确实合理时,让物业企业切实用起来;二是可否由相关部门牵头设立一个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维修资金的审核、划拨。“正在征求意见的简化应急使用公维金里提出,申请应急维修,可以最快实现48小时资金到账,我特别赞成,就希望早日执行。”

 “小姜,我这房子可又漏水了,咱这紧急大修,什么时候能摊上?”挂了电话,市民侯老先生叹了口气,等了俩月,雨季都快结束了,漏雨的屋顶还没修上。屋顶漏雨,可申请应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应急维修。但业主真想用上这笔房屋“养老钱”,难若登天。

  叹!应急修屋顶 一等就俩月

  侯老先生所住的朝阳区百环花园小区,投入使用已有13年,电梯老化、屋顶漏雨等“毛病”,随着楼龄增长而不断显现。尤其是侯老先生所住的5号楼,屋顶漏雨面积已超过20%。

  “每逢下雨,我家房顶就漏水,那真是屋里屋外一齐响。”侯老先生告诉记者,由于长年泡水,家中墙面的涂料大片脱落,卧室屋顶、阳台天花板上随处可见雨水浸泡过的痕迹,有的地儿连墙皮都拱了起来。“我年年都报修,今年物业人员给我重新刷了墙面,可一下雨还是漏。”

  和侯老先生住在同一层的其他8家住户,同样经历着漏雨的困扰。屋顶的防水层已经损坏,必须启动大修才能“根治”。于是,5月,雨季来临前,顶层9家住户和物业公司沟通,决定申请应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应急维修。

  “既然都进入应急程序了,我想应该很快吧。”第一次“尝鲜”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侯老先生满怀期待。谁料想,等了两个月,北京的雨季都快结束了,漏雨的房屋还没修上。每一周,他都会找物业经理询问,可得到的回复永远是“走程序”。

  “走了俩月程序,这还能叫应急?”侯老先生长叹,动一笔维修资金,为何如此难。

  愁!应急也排队 鉴定等一月

  侯老先生口中的“应急”,指的是本市针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的“特事特办”。

  按规定,当发生危及房屋使用安全的6种紧急情况时,无需经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可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百环花园5号楼出现的屋面防水损坏、渗漏严重,经多次补漏后仍难以解决,即属于此列。

  “我也很愿意早点把屋顶修好,可我拿不到‘修房钱’啊。”昨天下午,在百环花园的物业办公室,项目经理姜先生向记者说了难处。

  姜经理介绍,5号楼的9家住户提出要求后,5月23日,他就着手准备材料、提交应急申请。6月初,他开始等待房屋安全鉴定中心到现场勘查,出具鉴定报告,一等就是一个月。接着,7月初,他又开始等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预算评估,至今仍没轮上。“两次等待,理由都一样,应急申请不止一个,只能排着。”

  姜经理皱着眉头告诉记者,走完预算评估的程序后,还得进行分摊、向业主公示,雨季结束前肯定是修不上了。“和您解释的这番话,我也得重复说给业主听。我心里着急着呢,程序走得太慢。”

  盼!应急真救急 程序能简化

  据记者了解,约11万平方米的百环花园,趴在账户上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总额约935万元,至今一次未动。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本是我们给房子交的‘养老钱’,可用起来太难了。”侯老先生提出,应急通道能否真正做到“特事特办”,对于像雨季屋顶漏雨这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少走几道程序。

  姜经理也向记者表示,他的最大期盼是,一能简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应急使用程序,在用途确实合理时,让物业企业切实用起来;二是可否由相关部门牵头设立一个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维修资金的审核、划拨。“正在征求意见的简化应急使用公维金里提出,申请应急维修,可以最快实现48小时资金到账,我特别赞成,就希望早日执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