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早晚防感冒高温防中暑
2013-08-07

立秋:早晚防感冒高温防中暑

2013年08月07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7日电 (生活频道 刘虹利) 今天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一年中气温由升转降的转折期。不过,要是认为立秋后天气就立马彻底转凉的话,那就错了。气象学家介绍,今年立秋节气仍然处于中伏内,仍要警惕“秋老虎”发威,注意防暑降温。在饮食方面需注意增酸少辛、养肺护肝;在起居方面,因早晚温差大,要注意早晚防感冒、高温防中暑;在运动方面,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可适度慢跑。

  立秋暑未消 仍处伏天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又称交秋,一般代表着炎炎夏日就要过去,秋天即将到来。但如果认为立秋后天气就立刻彻底转入凉爽了,那就错了,因为立秋到了,但并不是指秋天凉爽的气候已经到来。按照气候学对季节的划分标准,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时,始日作为秋季开始。事实上,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将较高,“秋后一伏热死人”,凉快的天气并未立即到来,暑热仍会持续。

  气象学家认为,由于今年“三伏天”的中伏持续到8月11日,这意味着立秋节气仍然处于中伏内,之后还有从8月12日开始的末伏,持续时间为10天。这期间,暑热还不会消退,民间所说的“秋老虎”仍然还会肆虐。所以,如果认为立秋后即可享受清凉的秋意,那就错了。相反的,由于目前还处在三伏里的中伏,炎热夏季还并未过完,今年秋后还有末伏,所以仍然要警惕“秋老虎”发威,注意防暑降温,预防因炎热带来的各类疾病。

  饮食调养:需注意增酸少辛 养肺护肝

  立秋后,暑热一时难以消退。不过,与盛夏有所不同,立秋后日照时间缩短,晚上热得难以入睡的时间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也相对变少。那么,立秋后该如何防暑降温呢?

  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增酸少辛,养肺护肝。中医认为肺主秋,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因此立秋后的饮食需要润燥养阴、养肺护肝。除了多补充水分外,还应该少食辛辣、烧烤、油腻的食物,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增加肝脏的功能。苹果、葡萄、柠檬、山楂、梨等水果是不错的选择;银耳、芝麻、莲藕、菠菜、豆浆、蜂蜜等也是润燥养阴的首选食物。

  起居调养:早晚温差大防感冒 高温防中暑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白天气温炙热,夜晚逐渐清凉,在起居休息和衣着方面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造成夜间受凉而引起感冒。养生专家认为,立秋之后,晚上睡觉时尽量少开空调,最好不要整晚都开着空调,而应该时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由于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天气并未立刻转入清凉状态,暑热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仍然要防范“秋老虎”来袭,警惕中暑。

  此外,在起居方面,立秋后宜早睡早起,早睡是为了顺应阳气收敛,早起是为了使肺气得到舒展。

  运动调养:不要剧烈运动 可适度慢跑

  立秋后,是人们进行各种运动锻炼以强身健体的大好时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一般说来,可以做些适度慢跑类的运动,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可以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做深呼吸,以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剧烈运动,不要过度劳作。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