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在贵州探索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2006-07-31
    生态环境恶化和不断扩大的石漠化,使贵州省1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贵州特有的喀斯特生态系统和复杂多样的山地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十分明显。但是,在近几十年中,人为的破坏活动导致植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受到威胁的珍稀濒危植物已经超过100种。

  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喀斯特地区的特有植物,如辐花苣苔、黔苣苔、壶花黔苣苔、长瓣马蹄荷、喙核桃、贵州山核桃、册亨柯和无鳞柯等。这些特有的植物绝大部分分布范围十分狭窄,只能适应特殊的山地气候。

  喀斯特天然森林的减少,湖泊的人为过度开发利用和灌木丛林被砍伐,使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趋向简单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失衡。这些珍稀濒危植物正面临灭顶之灾。

  目前,贵州省石漠化国土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0.4%,而且石漠化正以每年9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贵州省每年因石漠化减少耕地约30万亩。 

贵州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

    新华网贵阳7月30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贵州建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试验站,探索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贵州17.6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喀斯特面积占73%,有最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达6种,发育最全面,是从事喀斯特地貌研究的最好平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贵州科学院共建“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试验站”,将以普定试验站作为示范点,围绕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工作,为提升喀斯特研究的知识体系、治理的技术体系并推进应用开发体系这三大体系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喀斯特石漠化是贵州广大山区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典型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漠化现象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了不得不正视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据贵州省水利厅的调查显示,全省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35920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0.39%。此外,尚有43714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潜在石漠化趋势。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