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告:游泳圈≠救生圈
2013年07月30日 来源:扬子晚报
7月24日,南宁市民陈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去游泳时,尽管儿子穿着儿童救生衣,但入水后却依然沉下了水,把陈女士吓出一身冷汗;7月1日,一对情侣在北海银滩浴场深水区遇险,原来,他们使用的塑料充气游泳圈漏气了……针对种种险情,专家发出警告:游泳圈≠救生圈,仅仅属于水上玩具!
而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南京市场上销售的儿童游泳圈、充气救生衣种类繁多,但不少是“三无”产品。业内人士称,这些儿童救生衣、游泳圈实际上只是水上玩具,不能拿来“救生”;质量低劣的救生衣、游泳圈甚至可能夺去游泳者性命。
险
穿上“救生衣” 儿子沉下水
7月24日晚,南宁市的陈女士带着儿子到小区附近的游泳池游泳。因孩子不识水性,在下水前,陈女士让儿子穿上了前几天刚买的儿童救生衣。
孩子在浅水区玩了一会,陈女士便试着带孩子到泳池略深处“试验”。“孩子一下就沉了,幸好我在旁边拉住。”陈女士说,卖救生衣的人信誓旦旦地保证“能浮起8岁小孩”,庆幸自己没轻信店老板的话。
扬子晚报探访
套的穿的坐的都有,但大多“三无”
游泳圈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都被叫做“救生圈”。如今,“救生圈”竟然暗藏致命的安全隐患?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对南京销售市场进行了探访,结果发现问题真不少——
小商品市场:种类繁多无包装 信息模糊
昨天(07月29日),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南京河西的苏宁小商品市场。这里挂着各种造型的游泳圈,五花八门,但总体以充气式为主。
扬子晚报记者看到,消费者大多只是摸摸游泳圈的厚薄,凭手感选一个“结实”的。
在市场里,最多见的游泳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双层游泳圈,就是普通的游泳圈上表面又增加了一些小气囊。摊位老板介绍,如果小气囊被戳破漏气,里面的另一层还可以使用,“很安全”。这种游泳圈售价在15-25元之间,但摸上去质地比较软薄。
另一种类似救生衣、边缘用塑料扣卡口固定的游泳辅助产品,里面也是充气的,价格一般在25元左右。
此外还有一些供宝宝使用的水上玩具,比如外表做成鸭子等动物造型、有两个孔可以伸腿的游泳圈,水球等等;还有套在胳膊上的。
这些产品有的会印上产地、厂址、邮编等信息,其产地多为浙江义乌等。而有的游泳圈则没有任何文字标识。
游泳馆:有保质期 无生产日期
随后,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刚进游泳馆就看见一家出售游泳用具的商店,商店游泳圈的种类并不多。
“游泳圈50元一个,质量有保障。”销售员随便拿起放在角落里为数不多的游泳圈中的一个,向扬子晚报记者和来来往往的“游客”推销。“这是双层游泳圈,外面破了一层,里面一层还能用,很实惠,游泳时使用它会比普通游泳圈要安全得多。”
扬子晚报记者拿起一个大号游泳圈观察:泳圈上印着上海的厂商、厂址、两年的保质期和安全警示标语“非救生工具,请家长在旁监护使用!”但并无材质、出产日期等相关信息。游泳馆里出售的泳圈摸起来比小商品市场的更加有厚度,也比较光亮一些。
记者看到,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中年妇女一口气就买了三个,让随同的孩子挑选他们喜欢的。“有了这个,孩子下水玩就安全了。”这位家长表示。
运动商场:信息齐全 但多用外文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又走访了应天大街上的一家运动超市,在这里同样有卖花色多样的游泳圈、儿童使用的游泳座椅、 游泳时休息的水上坐床以及手臂圈等。记者看到,产品上都印着“本产品可用于儿童能自行立足的水深区域,且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的警示标语。
再仔细看下,货架上销售的游泳圈都有透明的外包装,写着详细介绍,“本产品是游泳教学用助浮工具”、“可以帮助熟悉水性”等。所有产品的透明外包装都印有“该装备无法防止溺水,必须在专人监护下使用”的警告。但最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都是使用外文,只有少数游泳圈上会用中文标明产品的材质、厂名、厂址等重要信息。
夏令提醒 如何选购游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