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沙漠神秘的千棺坟[组图]
2006-07-31

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研究员带领的考古工作者,2004年10月从乌鲁木齐出发,深入新疆罗布沙漠,对小河墓地——传说有“上千口棺材的坟墓”进行全面发掘工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俯视罗布沙漠中的小河墓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一个身份显赫的老妇人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揭开棺盖后露出的婴儿干尸。

1934年,瑞典考古学者贝格曼首先对这个墓地进行了初步的发掘,贝格曼在这里发现了他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1939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一书,对他在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小河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泊早期文明的信息,引起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贝格曼著述的汉译本《新疆考古记》的翻译出版,中国学者开始在罗布沙漠中寻找小河墓地的影踪。

[/img]http://photo.sohu.com/20041019/Img222572938.jpg[/img]
小河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外观为在沙丘比较平缓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个椭圆形沙山。

2000年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华研究员成为首位发现小河墓地的中国考古学者。2002年底,新疆考古人员对小河墓地进行了试掘。2003年10月,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可以这样想象--桌子上的一个馒头,而馒头上插满了筷子。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以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为领队的小河考古队,开始了为期3个多月的田野发掘,但发掘工作因为春季到来后沙漠中风沙肆虐而不得不中断。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东距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西南距阿拉干镇36公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死者躺在沙地上永远地睡去, 木棺,像倒扣在岸上的木船,将死者罩在其中,隔绝了生与死的时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泥棺”出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泥棺棺盖呈长方形,被厚厚一层泥土包裹,棺盖下方是个木板室,木板室中是随葬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一个身份显赫的老妇人墓,她的尸体保存完好,面庞看起来很瘦削。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