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保护普通野生稻原生境,确保粮食野生资源免遭人为破坏,琼海市近日拨出专项资金,在中原镇乌皮村突塘地区建立了永久性普通野生稻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约200亩。据悉,这是在海南省范围内建立的首个普通野生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放牧、养禽和随便进行采摘野生稻谷,严禁随意踩踏野生稻、随便采摘野生稻谷。严禁在保护区内开垦、挖塘、挖沟等人为破坏行为。严禁破坏保护区的围栏、房屋、道路、原水沟等设施。
然而在7月29日,一位农妇告诉笔者,原来这里长满了野生稻,由于鸡鸭牛的任意啃食和莲花的蚕食,野生稻已经很少见。该野生稻保护区面积100多亩,是2003年海南大学一位教授做田野调查时发现的。据介绍,野生稻资源含有栽培稻在进化过程中丢失的许多优异基因,是栽培稻突破性育种稻体理论研究的宝贵材料,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野生稻已经很少见,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2003年,琼海市政府专门拨出3万元专款对野生稻进行重点保护。国家林业局近日公布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将琼海野生稻保护点列入其中。但时至今日,由于保护区公示栏、围栏多处遭到毁坏,野生稻数量较3年前已大幅减少。
据了解,中原镇乌皮野生稻属于普遍野生稻品种,是国家Ⅱ级保护的野生植物物种,也是近代栽培稻的近缘祖先,素有“植物大熊猫”之称,已被列入国家南方野生稻种质基因库。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