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饭警惕蜡样芽胞杆菌中毒
2013年07月11日
20-40℃间它会迅速繁殖 100℃ 30分钟才能杀灭它
夏天您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偶尔自己会有短暂较轻的呕吐和腹泻,而这种较轻的食物中毒之后,自己又想不起来吃过什么可疑食品。
昨天(07月10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专家提醒市民,这种症状很有可能就是蜡样芽胞杆菌在“使坏”,因为它最爱就是剩饭。
此前,一所小学的84名学生,在食堂午餐吃完米饭后,23名学生发生蜡样芽胞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就是食堂把前一天剩余的米饭,放在近30度的室温下保存过夜。
第二天,厨师新蒸米饭后,把剩饭放在新米饭上加热食用,由于加热不彻底,导致了这起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就是这样“阴险”,很快出现,一般不重,不超过一天,污染的食物并不出现明显的变质,之前不容易警惕,中毒之后很难怀疑到,回想起来也没吃什么感觉变味了的东西,可能只是一碗昨天吃剩的米饭而已。
专家说,蜡样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与食物中,在夏秋季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在我国,主要与受污染的米饭或淀粉类制品有关。
一般说来,蜡样芽胞杆菌在20-40℃会迅速繁殖,最佳温度是30-32℃,很耐热,环境不利时,它产生的芽胞能耐受100℃30分钟,一般烹饪方法很难将其杀灭。
细菌繁殖的结果是产生肠毒素,食品中污染蜡样芽胞在室温内(16-40℃)即易繁殖产生对热稳定的肠毒素,故肉类、奶类及剩饭等熟食品只能在低温短期时间存放。剩饭等熟食品,即使在食用前加热煮沸,芽胞也不易死亡。
当前,武汉市正值高温天气,市民请一定注意:剩饭、剩菜等食品一定及时放入冰箱,并在食用前彻底加热。
本期知识点
1)在我国蜡样芽胞杆菌最易因为下列哪种食品引发食物中毒?
A。肉类 B。蔬菜
C。米饭 D。甜点
2)关于蜡样芽胞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烹调就可以杀死
B。一般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不重
C。会产生耐热的芽胞
D。会产生耐热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