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能否破解养老之惑
2013-07-04

医养结合能否破解养老之惑

2013年07月04日   来源:河南日报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广大老年人的心愿,也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应有之义。对那些生病又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来说,他们该如何安度晚年?

  上周,荥阳和佑尊长园如期收到了老人们的体检反馈表。这家民营养老院自从半年前加入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后,每月医院的医生、护士都会上门免费随诊一至两次。

  在这张表上,哪位老人该重点看护,哪位老人要及时送医都有详细的说明,而这些以前仅靠养老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

  医疗、养老——

  双重需求的现实困惑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老有所医”是他们看重的必要保障。

  而对很多养老院院长来讲,入住老人的医疗问题,始终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纠结的“心病”,因为养老院本身并没有专职的医护人员和卫生室。

  和高级护理人才匮乏相对应的,是卫生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审批的高门槛。据了解,在郑州市40多家市级养老机构中,民办养老院占了绝大多数,这其中,只有两家“大腕”级的有自办医院。

  由于传统观念等原因,将养老院作为最后归宿的老人,往往是由于家人无暇照顾,自己又疾病缠身。这些老人若频繁被送往医院,不仅家人分身乏术,养老院也疲于奔波;而不送医,养老机构又无力承担老人的生病风险和专业的医疗看护。

  “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探索,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困惑与碰撞中应运而生。

  新组织、新角色——

  “医养联盟”的双赢探索

  虽然“医养结合”省内外多地都在探索,但去年年底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的成立,还是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这个联盟的特色,不仅在于打破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还在于它以发起人——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郑州31家养老机构加盟,实现了区域内的医养协作、双向转诊,老年患者的医养需求在这个“联盟体”内能得到“一站式”满足。

  “我们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养老院的老人患病住院时,我们的120免费接诊,专门的老年病科及时诊治;老人出院后,定期回访。”郑州市九院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张长安告诉记者。

  有了定点医院,养老机构尝到了甜头,广大老人得到了实惠,医院也因之变成了养老“医疗保障基地”。

  “医养联盟是一种双赢探索。”省民政厅老龄处处长田开胜认为,养老院需要专业的健康服务,而和养老机构的合作,也有利于医院整合、优化医疗资源,提升床位周转率。

  理解、帮扶——

  前行路上的政策呼吁

  在我省其他地方,医养结合的探索也在进行,但求索的路不可能一马平川。

  一些养老机构反映:我们愿意追加投入,开办自己的医院、诊所。但没有医保政策,老人不愿住,自办医疗机构何以为继?

  据悉,最近我省一家大型养老机构正在和郑州市九院协商合作,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把自办医院变为九院的分院,共享九院的医保资源。

  对医院来讲,医养结合一定程度上也是医院服务社会的公益担当。但从长远看,对养老机构免费的巡诊、义诊,老人健康管理等钱从哪儿来?调动更多医院实施医养结合的积极性,还需政策扶持、资金投入。

  在欧美等国家,老年人根据健康状况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机构。急性疾病进综合或专科医院,需要中期照料的老年疾病进老年医院,康复治疗在专门的护理院完成,“终老”的选择才是养老机构。在我国,不仅老年医院欠缺,真正意义上的护理院也少之又少。

  “说到底,医疗和养老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医、养要‘无缝对接’,政策也要创新、衔接。”一位养老机构负责人说,“这是一个趋势,早关注,早解决,早受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