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不是自然衰老
2013年07月02日 来源:新京报
6月的最后一周为世界尿失禁周,尿频、尿急、尿失禁患者的困难和苦恼,若非亲历者很难理解,而女性发病率更是远远高于男性,5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高达60%。我国有1亿人正在受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困扰,尽管尿失禁发病率很高,但很多人认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是年龄增大而自然而然发生的衰老表现,选择默默忍受,反而延误了治疗,据调查显示,有74%的患者未选择就医。
治疗训练
药物治疗期坚持行为训练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首选治疗选择行为训练和药物治疗。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耀光副教授说,目前,临床上治疗OAB的一线药物为索利那新、托特罗定、曲司氯胺等。在药物治疗期间,一定要坚持行为训练,要监控饮食,训练膀胱,做盆底肌肉训练,并要通过填写“排尿日记”来记录跟踪进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治疗OAB。从生活方式上还可以通过避免摄入刺激性较强的饮料或食物刺激膀胱。浓茶、咖啡因饮料、碳酸饮料、酸辣食物等都要少吃,另外,如果有便秘,需要积极治疗,便秘经常引起排尿问题。另外,戒烟和减肥,也是减轻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好的调节方式。
其他疗法
安装膀胱起搏器
在保守治疗无效或药物副作用过大,无机械性梗阻(前列腺增生、狭窄、肿瘤)时,对体验治疗有效,能自行调控植入系统的患者,医生会建议使用骶神经电刺激系统植入术,也就是俗称的膀胱起搏器。张耀光介绍,膀胱起搏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脑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式可程控的微创电调节疗法,通过电流刺激骶神经,调节与排尿相关的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的神经反射,使异常的神经反射重新到达平衡,控制排尿功能障碍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