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年轻手机用户记忆力下降
2013-07-02

六成年轻手机用户记忆力下降

2013年07月02日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智能手机已成为年轻人娱乐、获取资讯和社交沟通的主要途径,不少人经常机不离手。“年轻的‘数码痴呆症’患者正在增多。”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肖劲松副教授透露,过度依赖智能数码产品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退化,严重者可能连自己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

  在武钢设备管理部工作的张波对手机十分痴迷,今年35岁的他用智能手机已经整整10年,是最早一批“智能手机粉”。“这些年换的手机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苹果手机从1到5我都有。”张波告诉记者,平时一有空就会把手机拿出来玩,一天至少要在上面耗四五个小时。

  最近2年,张波感觉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忘记电话号码、数字和人名等情况变得越来越频繁。“现在我就记得妈妈的手机号,因为她的号码里有4个一样的数字,给老婆打电话如果不按重拨还要想半天。”张波不好意思地说,有时领导交待个事情,转个身我就忘了。“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是跟我一样的情况。”

  六成年轻手机用户

  记忆力下降爱忘事

  周末两天,记者在光谷步行街、徐东销品茂和QQ群上做了一个“智能手机拥有率、使用习惯和时间”的随机调查。337名18-64岁的人接受了调查。

  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在年轻人中是最高的。调查显示,拥有3G智能手机的有304人,占受访者的90%,其中85%的人年龄在18-40岁之间。在使用2G手机的33人中,29人年龄在55岁以上,有2人从不用手机。

  使用智能手机超过5年的占94%,超过8年的占52%。一天中使用手机超过4小时的占58%,超过2小时的占85%;只有不到10%的人每天用手机不超过1小时。

  平时手机都用来干什么?统计依次为:微信、通话、短信、玩游戏、上网搜索信息、听音乐、浏览网页和新闻。

  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中,超过60%的年轻人表示有记忆力下降、爱忘事、丢三落四等情况存在。

  手机越来越能干

  脑袋越来越退化

  “电子产品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冲击了我们的记忆能力,年轻人记忆力下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武大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肖劲松表示,“三天不唱嘴生,三天不练手生”,记忆是个技术活,需要不断被刺激和训练。

  他解释,电子数码产品最大优点就是便捷,任何一个地方能依靠它找到需要的信息。过度依赖数码产品,随着信息搜索比记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负责记忆的大脑区域就会变得越来越懒,记忆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和激活,会处于懈怠状态,记忆力自然就会下降,出现精神难集中,记忆力衰退,丢三落四等情况。

  多媒体时代,要接触和处理海量信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大量“垃圾信息”涌入脑中,会对记忆造成干扰,削弱大脑对有用信息的处理能力。肖劲松说,人的记忆主要由大脑的海马体部分负责,但如果不使用记忆力,会引起海马体萎缩,最终导致记忆容量减少。这种影响对于脑部仍处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影响最为严重。

  另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还会导致睡眠不足甚至失眠,同样也会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经常不动脑,日后发生老年痴呆的可能也大大增加。”肖劲松透露。

  常记电话号码

  培养手写习惯

  肖劲松指出,要想摆脱“数码痴呆症”,最重要的是适当的休息和养成练习记忆力的习惯。

  他建议大家把工作和生活严格区分开,工作之外尽量少用数码产品。年青人应该学会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休息和外出旅游时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和谐,不要走到哪里都离不开手机。重要的电话号码、人名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尽可能努力去记忆,而且培养尽量手写、亲自计算等习惯。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