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归去来兮
2006-07-28

归去来兮

(师傅马上就要爆米花了,女儿赶紧捂住耳朵)

归去来兮

                                                    艾 若

  渐近年底,忽然想带着老婆孩子回安徽桐城老家看看。

  四年未归,家乡的变化让我感到吃惊,尤其是大路通天,水泥路、柏油路已经通到村部。想当年,下雨天,常常是自行车骑人,而非人骑自行车;从北京开车回乡结婚那年,我们的韩国现代面包车还差点儿滑入水潭。然而,泥泞的往昔已然不复了。路好了,回家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尘土飞扬的场面不见了。

潜移默化中,“新乡土运动”越来越浓。小楼林立、轿车奔走……,老父亲曾经的旧唱片机也换上了新DVD。无论新旧如何更替,无论我在何时何地,每当重看黄梅戏《天仙配》时,我仍然会被七仙女与严凤英的悲剧命运感叹得几回回落泪,不到三岁的女儿都因此说我傻。

  乡音微变,乡情未改,乡绿葱茏。女儿跟着爷爷去田间放牛、去稻场晒稻;跟着奶奶去潭边洗菜、去草垛上晾鱼;跟着我去加工厂看如何脱谷成米,再去别人家看大米如何惊天动地变成爆米花……女儿以前总是在电视儿歌里听到《拨萝卜》,现在在老家就能自己动手拨萝卜喂猪了。女儿用刀切下萝卜樱子,然后送到猪圈,从栅栏门递进去,看着懒洋洋的大肥猪晃晃悠悠地过来,闺女就格外开心。

  女儿喜欢富丽堂皇的五星级酒店,更喜欢猪马牛羊、鸡鸭兔狗的田园乡村。常回家看看,是年迈父母的心愿,也是我们心向大地的隐隐之念。

  白天靠在家门前的竹椅子上晒太阳,看看竹林、望望旷野,旁观着爷孙间的天伦之乐,无鸣笛之骚耳、无工作之劳神、无抑郁之于心。

  回家一周,我睡了数宿好觉。每天晚八点即上床,一觉到天明。天明之际,诸鸟啁啾。

放松、简约、朴素,这是我在北京十二年间所从未体味到的自然感受。

田园生活终归是短暂的,奢侈的,弥足珍贵的,城市文明的召唤,让如许无奈的人们最后还是恋恋而去。一边是自然的向心力,一边是社会的吸引力,现代人因之而徘徊。

从老家回京后,我们觉得仅仅身处乡野之绿尚不过瘾,便又在隆冬时节飞往三亚去看大海之蓝。

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国内度假区之最,而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又是国内度假酒店之最。我们就徜徉在这两个之最的白沙、椰林、碧海湾里,另一派南国风光在此坦露无遗。在北京登机前还穿着棉大衣,而在三亚亚龙湾,却是满目比基尼,外国人比中国人还多,稍不留神,还以为自己身在地中海呢。

女儿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来看海。

深夜,我们从酒店花园来到海边,惊涛汹涌、排浪滔天,澎湃之浪,浪打着浪,呼啸而来。女儿赤足走在沙滩上,无所畏惧,我却生怕她被浪卷走。

涛声震耳欲聋,世界却为之沉静。

我心之宁,如洗一般。

南海之滨这样的暗夜与长江边乡村那样的黑夜均给人以万籁俱寂之感,而非城市之灯火通明夜所可比拟。

人们畏海之啸,又渴望海博大的胸怀;人们曾拼命地逃离乡土,却又如叶落归根,向往回归。人终会是一粒尘埃,回归于大地,回归于大海,往复轮回。

从哪里来,往何处去?

何处有香丘?

哪里是归依?

亲近自然,回归我心。

归去来兮,身心往之。

                                                                    (《绿色世界》杂志 2006年第3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