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汛三大河形势不乐观
2013年06月14日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年的7月底8月初是汛情最严重的时候,因此有人拿“七下八上”来形容主汛期。虽然距离这个时期还有一个月,但有部分地区已经陆续发生暴雨山洪。最近,长江、黄河和海河三大流域的管理方已经表示:形势不容乐观。
江西的沂江是长江下游最重要支流赣江的分支,它在马可波罗《寰宇记》上被称为“泥溪”,因为这里“春夏暴雨季节,屡成水患”。记者前不久来到这里看到,当地正在清理河道、加筑堤坝。
当地干部饶干华:这个堤坝原来比较单薄,后来加宽了,坡度也放缓了,堤坝进行了加固,河道进行了疏浚,原来这个河道中央有很多小荒丘,现在都进行了清除。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介绍, 虽然预计主汛期6~8月长江流域降雨量比往年偏少,但流域内局部区域可能发生集中性降雨。而在黄河流域,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办主任毕东升表示,今年流域大洪水发生几率增大。
毕东升:近两年黄河来水明显增多。2012年上中游连续出现4场编号洪峰,根据气象预测,今年汛期黄河流域河源、湟水流域、河套地区、无定河、汾河、北洛河流域及下游部分地区降水偏多2成,流域大洪水发生几率增大。
而同样大几率发生洪水的流域还有海河,海河流域扼守京畿重地, 去年京津冀地区“7·21”特大暴雨给人们敲了一记警钟,多年不来的洪水不意味着洪水彻底远离,海河水流委员会副主任田友介绍了今年海河的形势。
田友:越久不发生,它发生的几率越大,海河流域从1963年以来应该说没有特别大的洪水。国家气象局,气候中心有关专家经过物理模型的预测,海河流域是我们北方多雨带的一个中心,今年全国有两个雨带,所以我们感觉今年海河流域来大水的机率的可能性很大。
除了大江大河有可能发生的洪水外,居住在城市里的人近两年经常会遭遇下雨就看海的情况,而近年也时有地区发生路人在暴雨中行走不幸坠井的惨剧。
那么,您是否也担心在大雨中走着走着会落入没盖儿的井里么?突降暴雨城市的下水道排水能否畅通?城市发生内涝是不是有规划不到位的责任?记者走访曾有“看海”案底的北京、郑州、武汉,城市管理在应对暴雨上是否还有待解问题?
去年北京的721、今年的广西南宁都发生了井盖被大水冲走,有人因此落井而丧命的情况,前不久记者路过西三环,看见有工人在给井口加装“网兜”。
井盖被冲走是因为排水不畅,井盖被水流拱起造成的,说到排水不畅,不得不说说武汉,武汉目前在建的工程项目多,建设工地周边的排水管网里的水泥浆、甚至混凝土块由于极难疏通,成为困扰一线水务疏捞人员的难题。在位于一元路附近某建筑体量较大的一处工地,江岸区水务局的疏捞队员们已是第三次来这里打捞作业了, 记者和疏捞工平家磊聊了起来。
记者:这个是不是属于特别多的?
平家磊:不属于。属于比较少的。它都是水泥,工地上都是这样的,水泥避免不了会灌注进来。
记者:以你的经验,那怎样是捞好了?
平家磊:底下没有固态水泥就可以了。那些东西都要搞出来,水也要搞出来,它一沉淀,硬化就成了水泥了。
像武汉这样的情况,水泥排到排水管网里不堵才怪呢,同样的情况,在郑州大批在建的工程已成为城市防汛的难点,施工时截断或占压雨水管道造成堵塞屡见不鲜,郑州市城管局城市防汛办公室主任贾成武坦言,再下雨还得淹。
贾成武:根据往年防汛的经验看,今年像这些路段肯定会出现大量的积水,要是有中雨或者较大的雨会出现积水。
郑州市政管理局养护管理科科长闫磊认为城市每逢下雨就遭遇城中看海,还有规划设计不到位的问题。
闫磊:这么多管理单位,每个管线单位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这一块,怎么样想办法,加强统筹管理,有些单位,它就是回避它的责任。特别是前几十年,城市管理档案是很粗放的。包括很多单位破产的,三无庭院,你说你找谁?
1个月前记者就城市的排水、防内涝问题找到了相关部委,并递交了一份有5个问题的采访提纲,但是到记者发稿时,记者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和情况介绍,从6月开始全国进行安全大检查,城市暴雨带来的种种问题还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希望相关管理单位的沉默是在埋头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