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最大化 环境事故零风险
2006-07-28
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闻不到任何的异味,火炬上空几乎看不到火焰……置身于年产230万吨石化产品的世界级特大型石化企业――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壳牌),所见所闻让人难以置信。

  “不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就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公司总裁蓝仲凯这样告诉记者,“从设计、施工一直到运营,我们始终像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视环保,力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废物排出的最小化和环境事故零风险,让美丽的大亚湾永远海碧天蓝。”

  世界一流生产工艺 最低限度排出废物

  中海壳牌投资43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合资项目,由中海石油化工投资有限公司和壳牌南海私有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石化联合工厂于2005年底按计划在预算内建设完工,2006年1月底生产出合格的乙烯和丙烯产品。

  “在43亿美元的投资中,环保投资占了多少?”

  面对记者的提问,蓝仲凯笑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每一条管线、每一道生产流程里,都有环保投资。”他解释说:我们采取的不是传统的末端治理,而是通过世界一流的生产工艺,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排出废物,力争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他举了个例子,年产55万吨苯乙烯和25万吨环氧丙烷的生产装置,采用的是世界领先的苯乙烯/环氧丙烷联产工艺,取代了传统的氯醇法,不仅消除了对环境有害的氯气,而且把每吨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量,由传统生产工艺的22―40吨减少到1吨。

  与此同时,循环综合利用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工艺流程:工艺装置附产的碳氢化合物废气,集中收集起来,供公司自备的燃气发电机组使用,为公司提供能源。同时, 公司严格控制新鲜水的使用, 在采用循环水冷却的同时,尽可能地使用空气冷却,使冷却水的使用量降低了约20%。据介绍,中海壳牌近90%的废物可以被循环使用,成为全球最高效、最清洁的石化厂之一。

  不能循环利用的废水、废弃物怎么办?公司耗资2.2亿元人民币,修建了22公里长的排污管道,把处理合格、达到国家标准的污水输送到深海排放,使周围的海水保持在一级标准;对于“冥顽不化”的固体及液体垃圾,则采用高温焚烧,并将剩余残渣打包送到50多公里外的国际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安全填埋。

  “我们不敢说做到‘零排放’,但我们会不遗余力,把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蓝仲凯如是说。

  只要有效防范风险 大可不必“谈化色变”

  如果万一出现事故该如何应对?对此,公司副总裁翟鸿兴成竹在胸:“近年来,某些发生在国内化工企业的污染事故,让许多人‘谈化色变’。但我们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就能有效防范风险。”他如数家珍,向记者介绍起公司的软硬件防范措施――

  公司在各个生产流程布设了6万个监测点和近200个监视器,对温度、压力等所有涉及安全生产的因素实现全天候自动监测,任何一个点一旦有异常现象,都会做出自动反应;

  配备有先进的消防装备,并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类突发事故;

  污染物的处理装置,都装有在线监测仪器,如果出现超标,就会自动进行再处理,直到达标为止;

  在原料储罐附近,建有85000立方米的应急排放池,完全满足万一发生的泄漏处理需要;

  此外,公司出资1000多万元,投资建造了一艘装备齐全的浮油回收船“碧海1号”,协助处理大亚湾海上油品和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油污……

  “无论工厂的哪个地方发生100升或以上的化学品泄漏,不管是否影响安全或造成环境影响,都要写出规范的调查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和跟进措施,并记录在案,以列入年终考核。”公司生产部顾问兼总经理助理王琼告诉我们,“在中海壳牌,每一名职工既是生产者,又是安全、环保员,都要熟练掌握各种应急手段。”

  对于中海壳牌的环保表现,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李秀峰深有感触:“中海壳牌不仅为其他企业树立了典范,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并重,为大亚湾的子孙后代切实负起自己的责任。”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