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人员正在察看石碑上的文字,一名小朋友好奇地在旁边观看。
昨天,市政协委员与市规划委、市建委、市文物局等单位负责人就本市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座谈。市文物研究所负责人透露,从2003年至现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古墓350余座,南水北调工程发现古墓97座。发现亦庄挖出古墓350余座
据市文物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市文研所从2003年起对亦庄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截至目前共清理古代墓葬350余座,分属战国、汉、唐、辽、金、明、清等7个不同历史时期,出土文物1200余件。发掘的墓葬以汉墓和唐墓为主。这些古墓给研究各朝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依据。为妥善整理、保护、研究出土文物,市文物局已责成文研所在该地区建立文物考古工作站。
此外,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中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据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长约80公里,共发现古墓97座,出土文物超过1000件。问题部分单位不支持文保
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介绍,由于目前工程较多,地下文物保护存在着保护与破坏并存的现象。由于相关法规不健全,文物部门对施工单位没有约束手段。建设单位在明知地下有文物的情况下仍然施工,考古人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器运转却进不了工地。
一些委员呼吁有关部门行动起来,制定保护地下文物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与奖罚机制,建议有关部门要求工程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先进行文物考古勘探。规划文物埋藏区倾向新城
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表示,本市将开展第四批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工作,凡是在地下文物埋藏区内需要施工建设的项目,都要先进行考古勘探。
另据了解,市规划委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表示,第四批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工作已列入《北京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中,考虑到新城是本市未来重点发展地区,未开发用地较多,存在地下文物的可能性较大,市规划委建议在第四批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工作中将重点适度倾向于新城。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