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考古揭秘三峡汉代古城
2006-07-24
1999年10月,吉林省文物考古所三峡考古队的研究人员正式进入云阳县旧县坪进行遗址发掘。今年7月17日,当省考古所三峡工程领队王洪峰风尘仆仆地回到长春,长达7年的三峡汉代古城“朐忍县”考古工程已全部结项。一件件文物的出土及重要遗址的发掘,使千年古县“朐忍”成为了轰动国内的考古发现。

  初露端倪:出土的战国戈范成为一级“国宝”

  “1999年最大的发现就是当时清理出一个搅拌坑,出人意料地出土了铸造兵器的陶范。”王洪峰向记者介绍,“在这个坑里,陆续出现了如刀、凿等工具和箭镞等兵器的残范,以及鹿角做成的制范工具,其中一件戈范的发现让人惊喜不已。”当时的领队傅佳欣告诉记者,这件戈范应是上下双合范,但只有一合十分完整,它的内胡很长,刃部缓折圆盾,明显是秦戈的特征。2000年,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认定该冶铸工业区一定与朐忍县有关。出土的战国戈范被定为一级“国宝”。

  重大发现:“朐忍令碑”确定汉代朐忍县衙所在

  2004年3月,吉林省文物考古所三峡考古队的专家聂勇在一条探沟中发现了一块打磨方整的石材一角。聂勇说:“清理后突然发现石头上有字,等把周围的土清掉后,发现侧面有浮雕图案。”考古人员一起把这块身份不明的大石头翻过来的时候,发现精美的隶书刻满了碑身。几天后,在距离断碑出土地点1米外,另一半断碑也出现了。据首句“汉巴郡朐忍令广汉景云叔于以永元十五年季夏仲旬己亥卒”,拟名之为“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考证后得知,此碑立于东汉(公元173年)。“朐忍令碑”的出现,让吉林省文物考古所6年来的三峡考古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在碑后身,意外地出土了制作精美的金蟾础石和台基及建筑遗迹。专家说:“在当时只有官府才使用这样精美的础石做建筑基础。而在县衙前立碑赞扬县令的功德也是当时人的习惯。由此可以推测,这座台基和其上建筑应该就是朐忍的衙署所在。”

  目前,“朐忍令碑”已被列为一级A等“国宝”,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展厅中,这个震惊一时的重大发现已经安家落户。

  考古成就:我省考古队复原三峡汉代古城

  经过7年的努力,“朐忍县”的县衙、县令的功德碑、整个县城的经济状况、排水系统及住房情况已全面展现在世人面前,吉林省考古所的专家共发掘遗址面积2.1万平方米,比规划发掘面积多出了1000多平方米。“付出就会有回报。”看着7年来的成果,吉林省考古所的专家王洪峰虽然脸被晒得黝黑,可心里却是说不出的高兴。

来源:城市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