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哈大高铁”欢呼为高铁技术成熟自豪
2012-12-01

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从摄氏零上40度到零下40度、从时速200公里到300公里、350公里……继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运营、京沪高铁运营,中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后,12月1日,哈大高铁正式运营通车,成为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寒区高铁,以多项创新成果引领高寒区高铁“世界速度”。(据《人民网》12月1日)


当京津、京沪、武广等地一大批时速高达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列车犹如“子弹”呼啸而来时,东北三省也以磅礴之势,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12月1日,对于东北、对于中国、对于世界来说,都是值得喜庆的日子。因为这天,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了,全程只需3个多小时,这也正式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在高寒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的技术,让中国高铁以过硬的技术,多项创新成果,再次成为世界上高寒区高铁的领跑者。


哈大高铁是我国高寒地区修建的首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新建高寒高速铁路。其设计施工难度巨大,沿线冬季极端最低温度零下40℃左右,最大积雪厚度30厘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达205厘米。如何克服高寒带来的设备、技术问题成为哈大高铁建设的关键所在。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中国高铁瞄准“高速度、大跨度、低温度”目标,在2005年全国高速铁路起步伊始,就已经开始了探梦之旅。


针对高寒地区特殊环境,铁道部专题组织了22项科研课题,解决了路基“冻胀”控制技术难题。研制了适应低温运营环境的高寒动车组,掌握了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低温适应性技术,形成了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在哈大高铁建设过程中,铁路部门和有关单位充分借鉴青藏铁路等已有技术成果,针对哈大高铁工程特点,专题安排科研课题,并在滨绥线成高子站进行了无砟轨道路基试验。一次次在高铁技术上攀登,也让高寒区高铁技术成熟起来。


在12月1日哈大高铁开通首日,身处时速300公里高速运行的列车上,记者发现站着写字没有摇晃感,水杯放在桌板上不倾洒;空调孔从头顶“转移”到脚下、每个座椅下都有电源插口、残疾人卫生间更加宽敞、设施更加完备,餐车的功能、服务更加细致多样。越来越多的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因素,铁路列车正变得更快、更安全、更舒适。


哈大客运专线(高铁)运营里程全长921公里,是我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一纵”,是京哈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大高铁的开通极大地缓解了东北地区铁路运力不足的困难,有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使东北三省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外更加开放,对推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东三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超过8600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是啊,中国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总里程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发展新成果的“国家名片”。而哈大高铁作为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不仅是在中国,乃至在世界都是一个空白的填补。哈大高铁不仅展示出中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智慧,同时,打响了中国高铁技术越来越成熟的一张“中国名片”。中国高铁在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上不断刷新世界纪录,中国人民为之骄傲,整个世界也为中国的高铁技术欢呼、为之自豪。中国铁路建设者掌握了高铁技术主动的钥匙,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也祝愿中国高铁发展更快更美好,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新时空而不懈奋斗。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