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开还是关,这是一个问题
2006-07-22

作家池莉在新浪网上的博客业已关闭,为此,她曾发表《在关闭博客之前给我读者的信》宣布此消息。日前,她就此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并首次对此事作出回应。她坦陈自己把博客当作个人平台是一个天真的错误,在她看来,“博客像一个没有篱笆的院子,大家‘高度自由’地乱窜,反倒让身为写作者的作者自己失去了‘自由’。”

池莉关掉自己博客的理由应该是十分充分的。但是,博客的开与关,实属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之所以能引起国人的关注,那当然得益她知名女作家的身份。简言之,她是名人。在池莉关博之前,就有白烨、高晓松、徐坤等人关博大吉。这其中,白与高则是迫于“韩寒粉丝”的“恶语”与“口水”的巨大压力,而非心甘情愿,与池莉的自作主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在名人博客尤其是草根博客日益兴盛的同时,一些名人因客观原因关掉自己的博客的举措,显得有点寥落。

博客者,博看客一娱也。笔者向来这样想,也这样说。娱乐界的明星博客点击率疯狂上扬,而一些知名作家的博客点击率却不尽如人意,这种强烈的反差,折射出的大多数看客目的与心理。所以,许多光顾池莉博客的人,对她的作品并不了解,他们更想看她生活的流水账,似乎最好能爆爆猛料什么的。这些庸俗的想法,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否则,人家干脆去买她的作品来读好了。娱乐明星博客的勃兴,正是迎合了广大“粉丝”的这种心理,一张照片,片言只字,都足以让他们获得莫大的快慰。他们甚至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明星的博客上,留下自己的快乐或忧伤的文字,甚至嬉笑或怒骂的印记,他们得到了一种受尊重的虚荣感。而池莉将这些斥责为“像个疯人院”,她自己却扮演着“院长”的角色,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是卖文为生的作家,毕竟“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是无法忍受他人在个人平台上胡言乱语,进而影响自己写作的情绪。由此可见,池莉的关博之举,体现了一个优秀作家对待自己文字的认真态度和对写作的热爱之情。

而对于广大草根博客来说,它们的阅读范畴常常仅囿于个人的朋友圈子内。只是对于大多数无名的博客主人来说,能拥有一个自己的菜园,可以自由自在地打理园中的一切,这已经足够了,点击率变得无关紧要。也基于这种原因,博客主人日益呈现一种低龄化趋势。一些有识之士对此不无忧虑,甚至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但笔者窃以为,这种现象决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只要博主不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将其作为一个抒发性灵的园地或日记本,发泄一下情感,也未尝不可。当然,草根博客呈现的一种庸俗与自恋倾向,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但是如果各位看客能够从这些“灌水”文字或图片中,获得视觉的快感与精神的愉悦,那就应该值得肯定。而不应该一律视作异端邪说,动辄当头棒喝,欲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池莉们因为不堪忍受博客的喧嚣而关门大吉,草根们则因为博客的自由而乐此不疲。只是在关与开之间,在兴与衰之际,在好与坏之时,生生不息的是网络的繁衍与壮大,人们对言论自由的向往与践行!

来源: 四川在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