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PM2.5口罩标准即将出台
2012-10-26

 防PM2.5口罩标准即将出台

2012年10月26日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讯 临近秋冬,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趋高,很多敏感体质的市民出门戴上了“防PM2.5”的口罩。但有市民对一些PM2.5口罩的质量和功效产生了怀疑。据本报记者了解,PM2.5口罩标准即将出台。

  记者近日走访了几家大型商场和批发市场,还登录了多个购物网站,发现标有“PM2.5”的口罩随处可见,并分有防颗粒物型、防甲醛型、防异味型和活性炭型等多种型号。仔细看看说明,每款口罩的防护原理说法各异。

  细看之下,不难发现,许多口罩没有标注厂名厂址和原料成分,包装也仅是一个简单的塑料袋,还有的闻起来有一股怪味。在一个批发市场,记者还发现一些摊主推荐的PM2.5口罩正面印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卡通图案。有的活性炭口罩也打上了“防PM2.5”的标签,号称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事实上,其制作工艺只是在滤材上涂抹了一层活性炭粉,作用原理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物理活性吸附。

  专家告诉记者,活性炭口罩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但对于细微的颗粒起不到有效的阻挡效果,更不用说PM2.5颗粒物了。此外,活性炭本身也是一种颗粒物来源,很有可能被佩戴者吸入,对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体弱者来说,反而会造成危害。通常,生活中活性炭口罩主要用于居室装修、异味除臭等,并无防护PM2.5的功效。

  获得美国尼尔森实验室和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可的绿盾PM2.5口罩生产厂家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获得专利的PM2.5口罩使用了专用的微滤滤材,可达到99%的过滤率,其过滤器的压差比传统过滤器降低20倍左右,明显减少流阻,大幅提高透气性能,解决了传统口罩呼吸困难的技术局限。

  据悉,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两细”。一是以PM2.5为代表的细颗粒物,二是以H1N1、H5N1、MRSA 等为代表的细菌病毒。细颗粒物、细菌等通过呼吸途径吸入人体,引发呼吸道和内脏器官疾病。目前,《抗菌防霾日用口罩》和《抗菌防霾日用无纺口罩》两个标准已获得质监部门的批准备案,将有望升级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中国抗菌协会秘书长张迎增提醒市民,口罩材质、使用寿命、技术水平等因素是界定口罩质量高低的标准,消费者如无特殊需要,不必抢购标有各种功效的“概念口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