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光年螺旋星云开启“天眼”
2012-10-10

650光年螺旋星云开启“天眼”

2012年10月10日    来源:科学网

距地球650光年的螺旋星云看上去像“天之眼”

  科学网(kexue.com)讯 近日,美国宇航局再次发布高清图片,NASA太空望远镜捕捉到螺旋星云的高清镜头。螺旋星云在图中看起来就像一只巨大的眼睛,研究人员取名为“天之眼”,十分不可思议。这张令人激动的图片显示出:一个正在走向死亡的恒星也会“发脾气”。

  该图详细展示了螺旋星云是如何形成“天之眼”的:炽热的螺旋星云核心区域散发出强烈的紫外线辐射激起外部尘埃向空间四周扩散。

  上述图片由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和星系进化探测器拍摄,据悉NASA把这两部太空望远镜给了在帕萨迪纳市的加州理工学院。

   这个星系叫做螺旋星云,在18世纪被发现,在那个年代,类似这样的星云,由于和气体行星非常相似而往往被错误地认为是巨型气体行星。距离地球650光年,位于水瓶座星座里面。该星云早已收编在册,编号为NGC 7293,这是行星状星云非常典型的一类星云,行星状恒星实际上是由于恒星的残骸所形成的,就如同我们的太阳。

  这些恒星的核心取悦通常都在进行剧烈的大规模核聚变,在它们大部分时间中都是将氢变成氦的过程中循环。

  实际上,人类生活离不开这些核聚变过程,所有的光和热都是靠核聚变提供的,我们的太阳亦是如此。

  太阳在50亿年之后也会形成一颗行星状星云,那时太阳正处于壮年期。当恒星中所有的氢被核聚变用完之后,便会转变成氦,氦也是一种核燃料,氦燃之后便会形成密度更大的碳氮氧的混合物。当氦燃烧殆尽之后,这颗恒星也消亡了,这时整个恒星的外层气体将会扩散,体积变大,只剩下一个渺小,炽热,密度非常大的核心,叫做白矮星。白矮星只有地球那么大,但是质量却跟最初的恒星质量一样,实际上一小勺的白矮星的质量和好几只大象加在一起的质量相当。

  从行星状星云发射出来的色彩鲜艳的光尤为吸引人,令人夺目的光和宽细条纹光谱发出的光极为相似,从紫外线到红外线,应有尽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