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进京食品都要有“身份证”
2012-09-20

外埠进京食品都要有“身份证”

2012年9月20日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廖爱玲) 昨天(9月19日),作为北京与外省市食品安全供应保障的首批试点,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与河北、内蒙古、山东、大连、安徽、新疆6省市的12个地区政府签订《食品安全区域合作行动计划》,将对外埠基地、生产企业供应的进京食品在产销两地分别试行“准出和准入”,每批进京食品都要提供记录有详细信息的进京证明。

  每一批次食品均需进京证明

  北京85%以上的食品供给都来自外埠,农副产品市场又承担着全市6成以上消费需求的供应,外地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呢?北京工商此次选择在丰台的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率先试点,与安徽金寨县、山东滨州市,河北赤城县、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宁城县、敖汉旗、喀喇沁旗,大连旅顺口区、新疆和田地区12个有食品供应的地区现场签约。

  丰台工商分局市场科科长郭少民告诉记者,按照合作计划,食品供应的产地政府首先要在“准出”环节,对进京食品供应保障基地实施备案管理,每一批次进京食品均需出具《食品进京证明》或产地证明和质量合格证明,“这将是食品进入北京市场销售和实现追溯的证明材料”。

  食品上市之前先进“两库”

  产地准出后,这些资料将全部通报给北京销地批发市场,然后先进入工商部门的“供货商资质备案库”和“食品检测标准库”,由市场对其是否准入进行查验。有条件的基地和生产企业鼓励使用“高风险食品追溯标签”,便于追溯召回问题产品。

  记者昨天在“供货商资质备案库”里看到,目前已收纳了420多个厂家1000多种食品的供货商资质,点击能显示每个进京食品的供货商企业名称、具体厂址、其提供的全部合格材料、甚至包括其进入哪些批发市场销售等。而“食品检测标准库”则形成了28类高风险食品的200项检测项目。

  按照协议,一旦遇到雨、雪等灾害天气时,还要启动应急预案,保障农产品供应首都不断档。

  据介绍,在中央批发市场试点完成后,还将在新发地、岳各庄、京深、西南郊等大型批发市场推广。

  进京食品“安检”流程

  每一批次进京食品均需出具《食品进京证明》或产地证明和质量合格证明,证明上要特别注明生产者、产地、产品数量、生产日期、证明出具单位等信息—>食品供应的产地政府对进京食品供应保障基地实施备案管理—>【“准出”环节】进京食品先进入工商部门的“供货商资质备案库”和“食品检测标准库”,由市场对其是否准入进行查验—>【“准入”环节】合格后开启绿色通道,让外地食品便捷上市。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