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开发全息显微术
2012-09-19

美国大学开发全息显微术

2012年9月19日    来源:光明网

  据每日科学网9月17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式,能够利用相干光源和全息显微技术,同时观察和追踪上千个快速移动的精子,并精确记录下它们的三维运动轨迹。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当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称,他们史无前例地追踪了2.4万个快速移动的细胞的路径,每个细胞的记录时间长达20秒。此次研究的主导者、该校电气工程和生物工程系教授埃道甘·奥兹坎说:“我们能精确追踪这些运动对象。每次能平行追踪上千个细胞的轨迹,并保持亚微米的精确度,以便了解数千个物体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移动,同时揭示此前未知的细胞统计路径。”

  奥兹坎及其同事利用了两个相干光源:波长为625纳米的红色LED(发光二极管)光源和波长为470纳米的蓝色LED光源,同时从两个不同角度照亮显微镜的视场。但他们并未使用传统的显微镜镜头进行观察,而是将感光芯片放置在透明的样本下。芯片会记录因上述光源生成的全息图,而软件算法则会基于获得的全息信息精确地显示显微镜下目标细胞的运动路径。

  众所周知,精子活动很难会被镜头捕捉到。而研究人员在约为17平方毫米的视场内,同时追踪了1500多个人类精子的三维轨迹,耗时不过数秒钟。他们发现,精子细胞会沿不断变化的迂回路径旅行,偶尔还会呈螺旋轨迹前行,而在90%的时间内,它们都会沿顺时针方向运动。科学家表示,如若没有新型的高通量显微技术,他们就不可能观察到罕见的“螺旋行进”现象,其只会发生在给定样本内4%至5%的细胞上。

  此外,这种基于透明材料运行的全息显微技术还能加快新药的研发速度,对于监控微生物疾病的药物治疗以及精子活动也十分重要。而科学家或许也可利用同样方法研究快速移动的细菌或其他浮游微生物,例如,新的全息成像技术有望披露更多未知的原生动物行为,并实时测试相关的药物疗法,以打击这些微生物最致命的种类或形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