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几乎所有的草原都有不同的美。在入围的12个草原中,专家们评选出了六个最美的草原。荣居榜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欧亚草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草原之一。在这里,牧民与草原,演绎了一首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响曲。
呼伦贝尔东部草原
在祖国的最北方,有一片中国最大的草原———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得名于境内的两个湖泊,即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是蒙古语“水獭”的意思,贝尔的意思是“雄水獭”,由于当地人有用山河湖泉命名的习惯,所以这里被称为“呼伦贝尔”。
气 候
呼伦贝尔7至8月最高气温30多摄氏度,与内地接近,早晚则温凉。
蒙古族礼俗
爱畜 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宾客接酒后应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若是推推让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不愿以诚相待,正确的方式是不喝酒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美 食
蒙古人“杀羊”有三大特点———一是杀羊不见血,二是扒皮不用刀,三是杀羊速度快。和蒙古族兄弟一起完成这项活动会让您更加体会到草原人的淳朴与奔放。
手扒肉———是蒙古族特有的饮食,把肉沿骨缝卸下,用清水煮熟,蘸作料食用,虽说没有复杂的工序,却能体现蒙古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质朴与豪爽。
全鱼宴———呼伦湖的鱼类生长期长、无污染,肉嫩味鲜。全鱼宴均由自产鱼类制作,色、香、味、形俱全。
伊犁草原
值得伊犁人骄傲的是,新疆的绿色全在伊犁州。伊犁河谷处于西天山的中部,是中亚干旱大陆床的一块湿宝,伊犁河谷占尽绿色,得天独厚,故有“不到新疆不知道祖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之说,自然资源的状况形成了伊犁独有的美,再加上西天山做他的屏障,河谷的独特气候,养育了伊犁这个塞外江南的自然景观。
要想说伊犁。不得不说草原,因为世界上除了所有草原都具有的绿色共性外,伊犁的草原更具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促成了草原的多层性和草原的多样性。伊犁就是一个大草原,同时伊犁草原又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神态,有高山草场,河谷草场,山坡草场,草甸草场,高原草场和高寒草场……
锡林郭勒草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面积107.86万公顷,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境内最有代表性的丛生禾草棗根茎禾草(针茅、羊草)温性真草原,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亚洲东部草原亚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类型独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并能全面反映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目前,区内已发现有种子植物74科、299属、658种,苔藓植物73种,大型真菌46种,其中药用植物426种,优良牧草116种。保护区内分布的野生动物反映了蒙古高原区系特点,哺脬动物有黄羊、狼、狐等33种,鸟类有7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鹳、大鸨、玉带海雕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草原雕、黄羊等21种。本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占有重要的窨位置和明显的国际影响。
川西高寒草原
位于四川甘孜州中部,以理塘、甘孜、新龙、白玉、巴塘草原为核心,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海拔3800-4500米,
华丽的亚高山草甸和高寒草甸。
那曲高寒草原
藏北草原是大自然的独创,是当今世界上为数很少的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在人们的想象中,那里空旷、荒凉、神秘,然而事实上与想象大相径庭,在那里有着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那里地势平缓,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地热温泉常年云蒸雾罩。
夏秋之季,开阔的藏北草原上茵茵绿草点缀鲜花,蔚蓝的天空中白云飘荡、雄鹰自由飞翔,碧蓝的湖水荡漾,天水一色。高原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藏雪豹、黑颈鹤和众多的珍禽异兽成群结队,吼噪喧嚣,气象万千。蓝天、白云、阳光、碧水、绿草、野生动物组成一幅十分和谐的自然画面。这一切,为我们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原始淳朴的乐园。
那曲,藏语的意思是“黑河”。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000多公里,是西藏面积最广大的地区。
每年8月,那曲都要举行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盛会——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羌塘”藏语指北方草原,藏语“恰青”则是例行的意思。一年一度的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是融藏北草原政治、经济、商贸、旅游、科技、文化、体育和民俗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届时,藏北牧民将身着节日的盛装,在辽阔的草原上赛马、跳欢快的锅庄舞。
祁连山草原
祁连山是古匈奴语,意思是 天之山
大马营草原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距甘州城120公里。有省道直通。总面积2192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平坦广阔,土肥草茂畜旺,自西汉元狩二年起即为养马屯兵之要地。今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马场-----山丹军马场即设在此处。每年7---8月间,在大马营草原游览领略富有诗意的草原风光最为舒心。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被终年不化的冰雪覆盖着,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而草原上的万顷油菜花金灿灿令人神往,微风吹来,花涛汹涌,宛如钱塘江潮水,一浪推过一浪,滚滚向前,又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加上蓝天白云下的一群群马牛羊点缀其中,给人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如入仙境的感觉。西大河水库被群山环抱,皑皑雪山倒映水中,恰如一块明镜镶嵌在翠绿的草原上,若荡舟水中,更使人心旷神怡。
北沿就是焉支山,又名胭脂山、燕支山,俗名大黄山(山中盛产大黄),在山丹县城东南50公里处,东西长34公里,南北平均约20公里,顶峰百花池海拔3976.8米。焉支山耸立于河西走廊中部,绵延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是山丹河(弱水上游支流)和石羊河的分水岭,系中国名山之一,历来史载不绝,诗文广见。
汉唐时,焉支山所在的河西走廊曾是军事和交通要地,也是水草丰美的草原牧场。据《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载:“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山下北面的霍城遗址,相传就是霍去病屯兵之处。公元前121年(武帝元狩二年)夏,霍去病过焉支山大破匈奴,同年8月再征匈奴获全胜,迫使匈奴退出河西。匈奴失此“有柏五木、美水草、宜畜牧”的焉支山乃歌曰:“失我祁连山,使这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来源: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