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恒星吞噬行星的证据
2012-08-23

科学家发现恒星吞噬行星的证据

2012年8月23日    来源:光明网

  中国科技网讯据美国《每日科学》、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0日报道,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通过霍比-埃伯利望远镜第一次发现迟暮恒星将它的行星毁灭殆尽的证据,包括恒星侵染上行星的特有化学成分锂,以及苟延残喘的行星挣扎碾过的极不寻常的椭圆形轨道。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约50亿年,当太阳逐渐老化成一颗红巨星扩展延伸到地球的轨道,同样的命运有可能会降临到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中的行星。

  太阳系外第一颗行星的发现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教授亚历山大·沃尔兹刚与来自波兰和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们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麦克唐纳天文台的霍比-埃伯利望远镜,发现一颗巨大的行星沿着一条令人惊讶的椭圆形轨道绕着被命名为BD 48 740的红巨星旋转,该红巨星比太阳要年长、半径要大约11倍。他们还检测到这一红巨星包含特有化学成分锂,这些都构成了失踪行星被毁灭的证据。

  研究人员解释道:“第一个证据是,详细的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这个红巨星BD 48 740包含异常高量的锂元素,锂-6在行星中很常见,但在恒星中则非常罕见,因为在恒星诞生之后不久,其中的锂-6就会燃烧殆尽。”如果恒星里含有微量的锂-6,很有可能是这颗恒星曾经吞噬过行星的有力证据之一。

  第二个证据是,他们观测到,该恒星附近新出现的巨大行星沿着一个高度椭圆形轨道环绕,而这个行星的质量至少是木星的1.6倍,其与恒星的距离却只是比火星距太阳的最窄点稍宽,但其最远点则最大限度延伸,这种在行星系统中绕着老化恒星转的轨道非常罕见,实际上,BD 48 740的行星轨道是至今所检测到的最椭圆的一个,这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轨道。这些行星可能正在逐渐向恒星靠近,以致将来被恒星吞噬。

  研究人员说:“行星之间由于引力的相互作用才会形成这种奇特的轨道,一颗行星被恒星吞噬的行为是一个非常迅捷的过程,捕捉这一过程几乎不可能,但是可以从影响恒星的化学成分来判断这种碰撞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发现,这颗巨大质量的行星沿着高度拉长的轨道,绕着被锂侵染的红巨星旋转,该证据正可以表明这颗迟暮的恒星最近吞噬了其现已失踪的行星。”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在线版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