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蓝田发现千万年前化石
2012-08-22

陕西蓝田发现千万年前化石

2012年8月22日    来源:文汇报

蓝田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

  (驻陕记者韩宏)经陕西自然博物馆、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联合研究,初步断定本月在西安市蓝田县汤峪河道内发现的动物骨骼化石,为距今1000万年的犀牛、羚羊、三趾马和原始鹿等哺乳动物化石群,年代为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早期。 

  陕西自然博物馆馆长李占岐说,根据裸露化石的位置大致推断化石群分布面积约200平方米,保存比较完整。通过现场发掘,可以判定这个史前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群,是迄今为止陕西关中地区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古生物化石群。该古生物化石群,在国内比较罕见,对恢复古生物的原型、研究哺乳动物的进化和地球气候的演变过程等,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8月4日,家住蓝田县焦岱镇赵家扁村的中学生商黎明、梁诚和小学生雷佳,在汤峪河道戏水时发现一些奇怪的石头,有几块明显是动物的牙齿。3个小伙伴结合课本知识和电视上对生物化石的介绍,觉得很可能是动物化石,就通过查号台查到陕西自然博物馆的电话,报告了这一发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赵聚发高工说,新发现的化石中,有原始鹿的鹿角,三趾马的完整上颌,犀牛的下颌、臼齿、股骨和右肩胛等。其中,三趾马和犀牛的上下颌骨都比较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3名学生发现的正是犀牛的臼齿化石。

  “几年前,在西安东部的白鹿原附近发现过疑似三趾马的古生物化石,但当时化石残缺严重,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西北大学地质系古生物专家李永项教授欣喜地说,“这次发现的化石不仅动物种类多,而且相对完整,将给今后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极有可能恢复三趾马这一史前动物原型,对研究哺乳动物的进化和地球气候的演变过程具有较高价值。”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