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扫描揭秘李小龙寸拳威力
2012-08-17

大脑扫描揭秘李小龙寸拳威力

2012年8月17日    来源: 科学网

  研究人员发现李小龙威力强大的寸拳更依靠其敏锐的脑部神经

  任何一个武术电影传奇李小龙的粉丝都不会忘记他那著名的寸拳,这一绝技使他能够在极其短的距离内击飞他的对手。毋庸置疑,李小龙已经达到了人体潜能的巅峰,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他能够在极短距离产生巨大的爆发力,通过他的大脑结构可以更好进行解释,而不仅仅是他肌肉的力量。

    通过脑部扫描揭示了武术专家和初学者之间神经系统结构细微的变化之处,这种变化使得寸拳成为了可能。空手道黑带能够在近距离充满力量地击打,但是研究发现这种力量的形成并不是由经过训练的肌肉产生,由脑部产生的对肌肉运动的控制更为重要。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挑选了12名平均有13.8年经验的空手道黑带以及12名没有任何武术功底的体育运动爱好者,研究他们脑部结构的不同。

    研究人员不仅仅测试受试者击打所能产生的力量,还对武术初学者在极短的距离(5cm)击打产生的力量做了有效的对比。如同所预期的,空手道黑带组表现出了更强的力量,但是他们的击打似乎更注重时机,而不是力量:他们力量的产生更多是强调腕部和肩膀更好的同步运动。来自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研究部门的研究负责人解释,空手道黑带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调整他们击打动作,进而达到了一个初学者所不具备的水平。

    他们认为,这种能力可能与小脑的神经连接有关,其能使手臂和躯干更好地同步运动。随后进行的脑部扫描显示了这两组受试者在脑部某些区域的细微结构差异。人脑的每个区域都是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主要由神经细胞组成,而白质主要由传导信号的束支结构组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能够发现人脑部分皮质也就是主要运动皮质的结构变化,这个部分主要控制躯体运动。

    当受试者通过协调腕部和肩部运动完成击打动作的时候,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就在测量他们的不同之处。当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信号也受到空手道专家开始学习空手道的年龄和受训经验影响。这些发现揭示了脑部的结构性差异影响了空手道黑带们的击打能力。

    该研究负责人强调:“我们仅是刚开始了解到脑部结构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但是我们的发现与早期的研究都证实了,小脑在我们完成复杂的、协调的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很多因素能够影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信号,因此我们不能准确地描述白质产生这些不同的特征,未来更先进的技术所进行的更深入的研究将能够为我们带来更清晰的画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