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与黑洞理论被指矛盾
2012-08-07

量子力学与黑洞理论被指矛盾

2012年8月7日    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对于黑洞,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种观点——任何物质都无法逃脱黑洞的可怕引力,甚至包括光线在内。这是黑洞理论中最基本的一种观点。但在刊登于8月2日网络版《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维特指出这一基本观点与量子力学理论相矛盾。

  绝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黑洞是一种密度令人难以置信的天体,能够扭曲时空,任何物质都无法逃脱它们的可怕引力。在刊登于同一期《科学》杂志上的另一篇论文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基普-霍纳将黑洞描述为一种完全由扭曲的时空构成的天体。

  然而,这一基本观点似乎与量子力学定律相抵触,后者用于解释宇宙内最微小的元素。维特在论文中指出:“根据广义相对论,黑洞会吸入附近的任何物质,同时不向外喷射任何物质。这是很多人眼中的黑洞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如果根据量子力学,这种天体不可能存在。”

  维特解释说,根据量子力学,如果一种反应是可能的,相反的反应也是可能的。过程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被黑洞吞噬,增加这个黑洞的质量,也会存在黑洞将人喷出,质量减少的现象。然而,任何物质都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为了破解这个谜题,物理学家提出了“熵”的概念,即混乱和随机性的一个量度。根据解释宏观层面的热力学定律,降低宇宙的熵值是不可能的,熵值只会增加。如果一个人掉进黑洞,熵值会增加。如果一个人被黑洞喷出,宇宙的总熵值便会减少。基于同样的原因,水只能从杯子溅到地板上,而不会从地板飞到杯子里面。

  这能够解释物质掉进黑洞的过程为何无法逆转,但这只适用于宏观层面。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指出,根据研究微观层面的量子力学,物质可以从黑洞逃脱。根据他的预测,黑洞不断向外喷射物质,这一过程被他称之为“霍金辐射”。量子力学与黑洞理论的基本观点——任务物质无法逃离黑洞——相抵触。维特说:“虽然黑洞永远不会将吞噬的宇航员或者桌椅板凳喷出,但会向外喷射基本粒子或者原子。”

  不过,科学家至今没有观测到霍金辐射。维特在论文中指出:“黑洞由恒星爆炸形成,通常位于星系中央。可惜的是,黑洞通常质量很大并且距离地球很远,很难获得它们的微观细节。”这一期的《科学》杂志刊登了5篇有关黑洞研究的论文,维特的论文只是其中之一。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