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灌溉恣意浪费水 超八成灌溉工人浇水“没谱”
2006-07-14
 

    喷灌控制多用手动,常常“该灌水时无人开阀,不该灌时无人关阀”、“草地变人工湖”,近一半水被浪费 摄影/记者 鲁海燕

  “接受调查的灌溉工人中,87%的人都表示浇水时无计划性。”这是日前陈经纶中学学生王依培的调查发现之一。这份调查在北京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奖,专家评价其“有参考价值”。

    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王依培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了196份。这些问卷涉及北京的四大城区: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

    “夏天常会看到白花花的水从路边、公园等地方的绿地中大量漫出来。做这份调查,就是想唤起社会对水资源的更多关注。”王依培表示。

    现象

    天要下雨 水照样浇    

    “经过3周的实地调查和资料调查,发现许多绿地灌溉工人都是凭感觉无序地浇水。”王依培说。

    “与水有关系的事情,有两类特别记忆清晰。一类是草都被水差不多整个淹住却仍在浇;另外一类是,明明天气预报第二天有雨,但是工人还热火朝天地给花草浇水。”她总结。

    调查范围涉及四个城区    

    王依培设计了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了马路边、居民小区、学校和公园内的绿地灌溉工人。调查基本上是在课余进行的。

    “把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进行复印,带在身上,碰到正工作的灌溉工人时,随时上前进行调查;为了调查的全面性,我发动居住在各个城区的许多同学,平均发给每个同学几份问卷,让他们帮我一起来调查。最后进行统一回收,进行分析。”

    建议1 颁发上岗资格证 

    这份调查不仅仅提供了一个结果。基于上面结果,调查还提出:“据了解,北京市大概有灌溉工人近万人,但是到现在还未成为一个正规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职业有它自己的职业装、职业用具、职业证等。本调查报告认为,如果能让灌溉人员在通过培训考核时,得到一张上岗资格证,那么这个职业将会变得很正规化。”

    对于北京灌溉工人的具体数字,据北京市园林科研所工程师蔺艳介绍,现在的灌溉工人多属于临时工,流动性相对较大;另外气候因素也影响灌溉工作,比如夏季需要大量灌溉工人,而冬季则大大缩小。所以,统计一个相对精确的灌溉工人人数比较困难。

    该调查建议主管部门:参照年龄、籍贯、文化程度等因素,对从业人员的录用进行合理调整,提高这一群体的整体素质;加紧对灌溉从业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灌溉技术和节水常识;建立良好节水意识。

    调查还建议主管部门,更多关心绿地灌溉从业人员的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更好地做这个工作。”

    建议2 多用中水和取消漫灌    

    该调查还建议:“绿地应该多用中水或者雨水,尽量不用干净的自来水浇灌。把北京的漫灌设施改为喷灌或者滴灌设施,逐步过渡到浇水自动化。”

    对于现有北京绿地的灌溉方式,调查提到:更多推广滴灌和雨水回收喷灌等新型节水项目,毕竟大面积喷灌的耗水量大、水利用率低;普通喷灌基础建设要求高,投资较大,受风影响大,且许多草坪的形状与实际喷灌形状并不相同,造成了水资源浪费。

    “滴灌方式主要是指在地下铺设一条管道,在植物根部附近,水分通过管道壁向外渗出,供给植物水分。这一方法在农业上早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若将其移植到草坪灌溉上,既节省了人力物力,也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她说。

    建议3 给原生植物更多空间    

    这位调查者补充说,四环路边没人管理的空地都生长着一些各种颜色、非常漂亮的“有北京特色”的原生植物,在适应性上更强于其他草种,而且像二月兰等草种,本身很具有观赏性,生命力很强,只要你给它留出时间生长,不需要管理呵护,就能长得很好。

    “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考虑,把那些又费钱又费水的绿地,换成一些耐活耐旱的北京原生花草?”王依培说。

    专家:这份调查有参考价值    

    对于王依培的这份调查,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前馆长余洪绪评价说:“一名中学生能够如此关心身边事是难得的,这份调查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事多年科技教育的余洪绪认为,现在的青少年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对社会拥有更多的责任感,这是像王依培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中学生能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调查中,是值得称赞的。”余洪绪表示。

 

“我们希望获得培训。”许多受访的灌溉工人这样表示 摄影/记者 鲁海燕

    城市灌溉·前瞻

    《北京草坪节水灌溉技术规定》将发布,目前已经提交主管部门。

    灌溉“操作手册”起草完毕

    “即将发布的《北京草坪节水灌溉技术规定》,类似一个手册,发放到灌溉工人手中,成为工人实际工作的有效指导。”北京市园林科研所工程师蔺艳昨日透露说,该《技术规定》由北京园林科研所、中国农大等单位联合起草。

    每块草坪都有“等级”    

    记者获知,现在北京的每一块草坪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等级“身份”,每年接受一次考评,等级不是终身不变的。

    “几十年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研究部门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绿地的分类分级方法。根据绿地现状和规划特点,以及城市建设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的需要,以绿地的功能和用途作为分类和分级的依据。同一块绿地同时可以具备游憩、生态、景观、防灾等多种功能。现有的绿地一般有特级、一级、二级等不同级别的划分。级别不同,灌溉、施肥、修剪等次数也就有差别,等级越高养护要求越严。”蔺艳告诉记者。

    用水大户成费水大户    

    “十五”期间,北京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2平方米;至2004年底,北京建成区内实有园林绿地面积36754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8948公顷,公园绿地910处,道路绿地面积4168公顷,全市有注册公园169个,面积5900多公顷。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绿地每日平均用水量为2升。

    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北京一些地方的绿地仍然采用落后的人工皮管大水漫灌,而这种方法使大约有80%的水由于深层渗漏及无效蒸发损失掉。

    问题不仅是上面一个。近些年,管网供水,喷头喷洒的喷灌灌水法日渐流行起来。但管网控制大部分仍采用手动法。这种方法随意性大,时常发生该灌水时,无人开阀,不该灌时又无人关阀。“一边下雨一边喷水,草地变人工湖,马路变排水渠”的情况屡见不鲜。采用这种方法,至少有40%到50%的水浪费掉。

    “水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绿地灌溉是城市用水大户之一。”有关专家对记者这样说道。

    工人坦言需专业培训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工人对绿地灌溉技术掌握的程度,记者采访了20名灌溉工人。

    朝阳华贸中心绿地的工人说,他们现在养护绿地,主要依靠在老家种地的经验,没有接受太多的专业技术指导。“给草树浇多少水应该是和种菜的原理一样,天热就多浇几次,天凉就少浇点,没有什么学问。”交谈中,这位工人的这番话基本上代表了20名工人的观点。

    当记者告诉这20名工人是否知道“北京每块绿地都有等级划分,等级不同养护标准就不同时”,被调查者均回答不知道,并表示“其实我们也想知道绿地养护的专业知识,希望获得培训”。

    同时,记者还随机采访了街头10名市民,他们也均表示不懂绿地灌溉要求,想知道现在的绿地有多少可以采用中水浇灌。

    “这份由北京园林科研所、中国农大等单位联合起草的《北京草坪节水灌溉技术规定》,目前专家已经写完,提交上级部门,颁布之后将会成为有效指导灌溉工人的重要参考依据,起到推动节水的作用。” 蔺艳表示。

    国外绿地灌溉方式可鉴    

    在美国的很多城市,常见园林植物在何时、何地、何种生长状况、何种气候条件下需要多少灌水量都有精确的测定,这些数据是制定整个园林节水灌溉方案的基础。

    另外,日本、德国一些城市,大力发展屋顶及居住区地面的雨水收集系统,供楼房及城市生活杂用水及绿地灌溉之用。

    在我国,只有少数几个城市曾经做过园林植物灌溉量的研究,而且仅局限于草坪草等少数植物。观察人士提示,不了解植物精确需水量和灌溉量,采用再先进的灌溉节水设备,也只能适量减少灌水过程中水的损失,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灌溉。

 

    采用落后的人工皮管大水漫灌,会使大约有80%的水由于深层渗漏及无效蒸发损失掉 摄影/记者 鲁海燕

    城市灌溉·延伸

    家庭园艺的浇水秘诀

    花草需水判断依据:植株失去生气,叶子下垂;湿润土壤的颜色比干燥土壤黑;花盆较轻且叩击时声音清脆响亮说明需要浇水,花盆沉重及叩击声音沉闷则说明花盆储水量充分。

    1.自来水不是园艺用水的首选。花木所需水分,以无污染的天然降水为好。雨水、雪水是首选的浇花用水。自来水在净化过程中都加入了净化剂,不宜直接浇花,最好贮存一两天,使水中的氯气挥发后再浇用。一盆自来水中放一片维生素C,也可短时间内消除氯气。煮鸡蛋的水、茶叶水、淘米水、养鱼水,都是很好的浇花用水。

    2.叶大质软的多浇,叶小有蜡的少浇。刚修剪的花卉要少浇水,否则枝叶空长,影响造型。

    3.湿生花卉多浇,旱生花卉少浇。龟背竹、吉祥草、唐菖蒲、旱伞草等湿生花卉应多浇水。而仙人掌类、玉莲花、南天竹、紫薇、剑麻等旱生花卉要少浇水。

    4. 喜湿花多浇,喜旱花少浇;旺盛生长期多浇,休眠期少浇;苗大盆小多浇,苗小盆大少浇;庭院、阳台、天台养花多浇,居室配置的盆花少浇;晴天多浇,阴天少浇;孕蕾多浇,开花少浇。盆花如遇干旱脱水,枝叶萎蔫,要先移放于阴凉处,喷叶面水,盆内加少量水,等茎叶挺起,再浇透水,若直接大量浇水,易伤根脱叶。

    5.天热多浇、天冷少浇。春寒乍暖,天气变化无常,这时盆花开始萌芽,需水量大;夏季蒸发快,浇水要加倍;秋季应适当少浇水;冬季,多数花木休眠,保持盆土稍湿即可。

    城市灌溉·调查

    针对灌溉工人调查的部分结果

    1.性别

    ■男性72% ■女性28%

    2.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42% ■初中26% ■高中28% ■高中以上4%

    3.此前是否知道灌溉方面的知识

    ■是20% ■否80%

    4.北京的水资源情况您怎么看

    ■严重缺水51% ■不缺水5% ■可能缺水16% ■不知道28%

    5.您对节水怎么看

    ■有很强的节水意识28% ■有一些节水意识37% ■不是很在意35%

    6.您认为哪种方式可以节水

    ■喷灌45% ■滴灌10% ■不是很在意35% ■不知道10%

    7.是否接受过正式培训

    ■是0% ■没有100%

    8.是否有计划性地去浇水

    ■是13% ■没有87%

    9.对工资满意吗

    ■很满意8% ■满意40% ■不满意30% ■其他22%

    10.喜欢这个工作吗

    很喜欢5% ■喜欢13% ■无所谓47% ■不喜欢,只为有个收入35%

来源:竞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