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在给社会送来光明的同时,也产生了触目惊心的污染。当前,全国数以亿计的群众呼吸着二氧化硫超标的空气,1/3的国土遭受着酸雨的侵蚀。“利润是企业的,环境是大家的。”长期以来,不少火电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如今,“十一五”电厂脱硫战役已经打响,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正在陆续出台。本版介绍了国家的有关政策措施、脱硫先进企业的经验以及二氧化硫的巨大危害等。希望更多的火电企业尽快变口号为行动,早日还清旧账,同时不欠新账,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更为清洁的空气,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真的非常着急!”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邸国卫谈到燃煤电厂脱硫(脱除电厂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眉头紧皱。
他算了一笔账:宁夏“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目标是31.1万吨,允许电力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16万吨。“十一五”新增的机组全部实现脱硫,现有的405万千瓦机组必须有一半要脱硫,才可能完成总量控制目标。可是现在,宁夏还没有一台机组真正实现脱硫。
在全国各地,和邸国卫一样为电厂毒“硫”而发愁的环保局长,还有不少。截止到去年底,全国还有3.3亿千瓦火电机组尚未安装脱硫设施,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86%;未来5年,各地还将新增一大批火电装机。电厂脱硫问题不解决,“十一五”二氧化硫的排放控制指标不可能实现。
“大棒”指向电厂脱硫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目前居世界第一,而燃煤电厂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来源。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为2549万吨,其中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1328万吨,贡献率达到总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的老机组,要加快脱硫改造步伐,力争5年内完成改造一半的任务,10年内全部达标排放。届时还不能达标排放的,一律依法关停。所有已建成的脱硫设施都必须正常运行,保证发挥应有的污染治理作用。”5月底,曾培炎副总理在 “十一五”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政府已经下定决心治理电厂二氧化硫污染,一系列铁腕政策即将出台。
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大气和噪声控制处处长汪键说,国家环保总局还将与其他23个省签订责任书,对各省减排目标的考核办法会随之出台。虽然考核办法还需细化,但是指导思想非常明确,除热电联产、煤矸石和垃圾焚烧机组外,新改扩电厂需要的二氧化硫指标必须从电力行业获得,否则环评报告书不予审批。考核还将根据火电厂的脱硫情况、实际排放量确定是否达到总量控制目标。对于没有达到既定目标的省份,将停止新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建设项目,同时取消国家优惠脱硫政策,加大处罚力度。
目标责任书并非签完了事,每半年公布完成情况就像给各省及电力企业戴上了紧箍咒,第一次结果将在今年底公布。届时,如不能完成,不仅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处罚,更为严厉的是,对不达标排放或超过控制总量的电力企业将减少发电量,并对达标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
激励政策让企业有利可图
“电厂脱硫为什么难?首先是投入巨大,其次是会导致电厂运营成本大幅增加,但是只要政策到位,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汪键告诉记者,二氧化硫削减量大且列入《全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脱硫项目,中央专项资金已明确支持。
为确保燃煤脱硫机组的正常运行,国家发改委近日发文,对2006年投运的脱硫机组实施电价优惠,即上网电价增加1.5分/千瓦时。根据业内人士估算,在大部分地区,国家给出的优惠电价,已经基本能满足脱硫运营的需要。
除去补贴,脱硫后企业上缴的排污费将大大减少。记者了解到,重庆九龙电厂没有安装脱硫设施前,每年所交排污费高达2700万元,脱硫后,这个数字减少到了700万元。
让汪键“感到意外”的是,与6家电力集团签订责任书之后,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多个金融机构登门来要6家电力集团需改造的电力企业名单,主动提出要对脱硫企业进行信贷支持。“虽然投入比较大,但细算账,电厂长远不会赔,要不金融部门怎么会找上门来。”汪键一语中的,“中央将排污费总量的10%进行返还,我们已经决定将支持电力企业的脱硫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而且,如果地方上有一些支持的项目,环保总局也极力促进向签订责任书的企业倾斜。”
更让电力企业心动的是二氧化硫排放交易等即将浮出水面。未来,电力企业减排后还可以将剩余的排放指标出售获利,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人民日报》 (2006-07-13 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