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瘦身"阻咸潮 专家解保长江口水源地难题
2006-07-13

  本报讯(记者 章迪思 实习生 周惠婷)长江口的水源几乎是上海的“生命源”,但常会被“咸潮倒灌”所困扰。上海水利专家近日研究出一套将长江口“束窄”的方案,不仅能让上海人“全天候”喝上纯净好水,还提供了不少土地资源。该项目日前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长江口的地形非常特殊,狭长的崇明岛将其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河段像斜卧的梯形,上游狭窄,下游宽敞。每逢枯水期,涨潮水流携带大量咸水奔涌而入,影响正常取水。

  长江河口广阔,地理特征在世界上比较罕见,解决这种独特的“咸潮倒灌”现象,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专家们在分析大量资料基础上,进行了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等试验,对长江口水域的水动力、盐度、泥沙等反复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了“北支中束窄”方案。

  也有人提出,在北支建水闸,同样能解决问题,且更简单。专家解释,北支下口的最大宽度达1.2公里,要直接建闸阻断咸潮,不仅工程浩大,还会对周边生态环境和渔业等产生不良影响。

  北支咸潮倒灌工程的实施将带来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陈行水库和青草沙水库“连续不可取水天数”将分别减少一半左右,大约相当于新建一个同等规模水库,南支水源地的供水保证率和供水能力得以大大提高。该工程的实施还将为上海市提供约22万亩土地资源,如果按每亩10万元计算,预计产生经济效益220亿元。专家点评:

  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咨询意见:随着上海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上海的源水供应将进一步依赖于长江口水源地的开发利用。课题组对长江口水文、河势、水动力、泥沙、水质、污染、咸潮、生态等历史演变及规律做了详细研究,并广泛搜集实测材料,对长江口综合整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有重大贡献。

来源:《解放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