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大水域的化工石化项目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风险,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明显缺陷。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这批化工石化项目中,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的2489个,占32.4%。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布设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10公里)内项目就有280个,占3.7%;布设在江、河、湖、海、水库沿岸的项目1354个,占17.9%;布设于大江大河干流的项目535个,占7%;布设于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的100个,占1.3%;布设于三峡库区的项目86个,占1.1%。
“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这是去年以来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激增的根本原因。”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这些环境风险,是过去数十年中因产业布局不合理累积而成的,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只能通过加强环境安全防范措施,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予以补救。
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八成项目设在环境敏感区域
人民日报北京7月11日电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7月11日向新闻界通报,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排查行动已完成。结果显示,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有关人士表示,这种布局性风险如果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将无法遏制突发性环境事故的激增势头。
排查结果显示,在全部7555个项目中,布设在江河湖海及水库沿岸的项目1354个,占17.9%;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的2489个,占32.4%;布设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10公里)内项目280个,占3.7%;布设于大江大河干流的项目535个,占7%。
在127个国家级项目中,布设在江河湖海沿岸的87个,占68.5%,其中在长江沿线建设的项目有18个,占14.2%,在黄河沿线建设的项目有9个,占7.1%;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的60个,占总数的42.7%;布设于生活(生产)水源取水口或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和珍稀水生物栖息地的37个,占29.1%。排查结果显示我国各大水域的化工石化项目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风险,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明显缺陷。
目前,四级环保部门已责令3745家企业进行整改,49家企业落实搬迁。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布局不合理的园区、企业,要求通过“以新带老”、整改、搬迁、关闭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改进完善。不能完成的,不批准其上新的建设项目。
通过这次环境风险排查,7555个项目新增环境风险投资140.5亿元,一大批对区域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化工石化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得以强化。
中国近半数化工石化建设项目存在重大环境风险
中国自去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后启动的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行动已告完成。国家环保总局11日公布的结果显示,被排查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45%为重大风险源。
这次排查的项目总投资近10152亿元人民币,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中国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如果不采取有效风险防范措施,将无法遏制突发性环境事故的激增势头。
统计显示,在全部7555个项目中,布设在江、河、湖、海、水库沿岸的项目1354个;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的2489个;布设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10公里)内项目280个;布设于大江大河干流的项目535个;布设于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的100个;布设于三峡库区的项目86个。
“中国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这是去年以来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激增的根本原因。”潘岳说。
他表示,这些环境风险,是过去数十年中因产业布局不合理累积而成的,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只能通过加强环境安全防范措施,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予以补救。
目前,中国环保部门已责令3745家企业进行整改,49家企业落实搬迁;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应急预案、应急监测体系和风险防范措施不完善的,要在限定期限内补充完善;通过这次环境风险排查,7555个项目新增环境风险投资140.5亿元人民币。
潘岳强调,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的高速经济增长,化工石化行业是增长的主力军。如果不立即修改环评法、实施规划环评以从整体上预防环境风险就很难实现,突发性环境事故仍会继续发生,公众的环境安全仍得不到保障。这是环保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