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婴幼儿和杀虫剂亲密接触
2006-07-11

  随着夏天的到来,令人讨厌的蚊蝇也开始走家串户活跃起来,很多家庭为防止蚊虫叮咬而在室内点燃蚊香或喷洒杀虫剂。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儿科副主任余素明提醒人们,使用杀虫剂要慎重,尤其是婴幼儿住的房间不要使用杀虫剂。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第一个被曝光的就是10年前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因使用气雾杀虫剂中毒导致脑瘫的事件。孩子叫毛毛,1996年6月8日出生,出生当晚即回到家中,因蚊虫较多,孩子的父亲在房间使用标有“对人、畜、环境无害”的气雾杀虫剂驱蚊。3天后,家人发现孩子全身青紫、口唇发白,张口呼吸,当地医院诊断为有机磷中毒致脑瘫。孩子的家长把该杀虫剂厂家告上法庭。

  余主任说,像毛毛这样因使用杀虫剂而引起中毒的孩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是夏天,是杀虫剂中毒的高发季节。目前家庭普遍使用的各种气雾杀虫剂、杀虫乳油、灭蚊片、蚊香和灭蟑片之类产品,大都是采用菊酯类的溴氰菊酯作为杀虫有效成分。尽管厂商在包装上都标有“对人禽无害”字样,实际上一般杀虫剂不仅杀虫成分对人体有毒,而且辅助成分对人体也有毒。环境毒理学有关专家实验证实,长期接触,即使是低量,也会引起神经麻痹、感觉神经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气雾杀虫剂和蚊香都属短效杀虫剂,需要每天使用,而且使用时还要紧闭门窗。这样人很容易将杀虫剂的有机溶剂气雾吸入体内,长期过量吸入杀虫剂的气雾会损伤人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尤其是儿童,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承受力相对较差,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十分低下,即使吸入同等量的气雾,其反应会更明显,导致的后果也更加严重。

  夏季是家庭使用杀虫剂的高峰时期,余主任提醒市民一定要正确使用杀虫剂,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1、开窗通风。房间喷药后要立即离开,一个半小时后打开门窗,充分通风排气之后再进入,尽量减少同杀虫剂接触。

  2、孩子住的房间不要使用杀虫剂。尤其是大脑发育还未完善的婴幼儿和儿童,不要接触任何杀虫剂,包括蚊香、特别是劣质蚊香中掺有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燃烧时农药散布在烟雾中,被婴儿吸入易致中毒,对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3、在厨房使用杀虫剂要加倍小心,切勿污染食品和餐具等。

  4、施用杀虫剂和杀虫乳油之后要及时洗手,有条件的最好能冲澡,更换衣服。

  5、不要为增强杀虫效果,而加大使用剂量。若发现家人或小孩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皮肤刺痛,应及时离开使用过杀虫剂的环境,严重者立即送院治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6-30 第14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