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大学才是一流的
2006-07-10
内地高考“状元”们纷纷放弃北大清华,投奔香港的大学,其中包括舍近逐远的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中国的一流大学到底是在北大清华还是南移到了香港,有一番争论了。其实,“一流”的名头并不重要,以北大清华的运作能耐,若在真功夫上输了,搞块“天下第一大学”的金匾高高悬挂,不是小菜一碟吗?

  原来有些内地的文化思想精英爱拿香港的八卦报纸与流行文化说事,讥讽人家是文化沙漠,现在也不太敢说了,其实大学发达的地方,一定有八卦与流行的,不许八卦与流行的地方,大学一定是假道学,其中道理,北大永远的精神校长蔡元培先生早就点明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要兼容要自由,就得有许多你瞧不上的、你反感的、你绝不赞同的元素存在,这才合逻辑,触目所及,全让你心旷神怡,飘飘欲仙,那必然是一个以你的单一喜好为标准的小圈子,变成了“排他不包,思想自宫”。其实,暂时先别得出谁是一流的结论,内地学生去多了,或者内地香港都读一读,自然会明了谁更符合蔡先生的八字原则,竞争的时间越长对两地的大学就越有好处。

  在缺乏竞争的内地名牌大学圈子里,不敢说它们沙漠化,至少沙尘暴越来越频繁了,造假舞弊已经是常规事件,学术质量下降的同时,收费却毫不克制地向上调,至于好大喜功、作秀出台那更是数不胜数,总之,大学把自己当郭敬明、当任志强、当芙蓉姐姐,就是不把自己当蔡元培。如果没有香港的大学适时参与对作秀生源的争夺,它们难免加速沉沦。最后大学数量看起来不少,却成了武大郎连锁店,走到哪一家老板都不高;财大气粗,大兴土木,看起来还美轮美奂,其实全都是潘金莲,不安于学术之室。

  往大里说,这是“一国两制”在大学领域内的好处,“两制”为中国的考生提供了另一种大学模式的选择,“一国”让大学的生源更宽广,香港可以成为全国性的大学,而内地的大学也可以去抢香港的顶尖生源,对大学、学生以及国家来说,都多了一种选择。将来台湾地区的大学也参与竞争,选择的种类再增加,中国的大学教育质量将大大提升一个档次,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谁是一流,那时候更难决断。不过,中国以后的考生具有更大的视野,能接触到更多的学说,能更具体地体会到“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他们的幸福感比之前只能读北大清华的学生强烈,这也实属必然。

  这新闻告诉我们,只要稍有竞争,北大清华的一流地位就会动摇;只要一有选择,北大清华就会被放弃,这说明,它们当然不是一流的大学。是时候醒醒了,拿出一点作为来,当然仅仅把“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改名为“北京一流大学”及“清华一流大学”,是没有什么作用的,知道自己与蔡元培先生那八个字差多远才是关键,距离再大,也许都可以从少收一点学费开始做起。作者:连岳

    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