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即将找到展现6500万年前后地层记录
2006-07-10

人民日报长春7月9日电 记者肖遥从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获悉:由中外科学家联合开展的“黑龙江流域白垩纪生物群与K/T界线研究”目前已进入“厘米级”的精度研究阶段,这标志着在中国境内即将寻找到完整展现6500万年前后生物灭绝与复苏事件的地层记录,并将为黑龙江地区陆相K/T界线的最终确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K/T界线是指距今约6500万年的、中—新生代之交的白垩系(K)与第三系(T)之间的地层界线。白垩纪时期,以恐龙为代表的陆生动物和以菊石为代表的海生生物在此间曾空前发展,并在白垩纪末迅速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大发展。这一全球性的生物地质事件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

世界上的陆相K/T界线目前仅在北美有较精确的确定,200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我国黑龙江流域发现陆相K/T界线线索。4年来,由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吉林大学孙革教授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开展了古生物学、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工作,首次系统地建立了黑龙江嘉荫沿江地区晚白垩世生物地层序列,新建了晚白垩世两个植物大化石组合和5个孢粉化石组合,深入开展了黑龙江两岸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生物群及地层对比研究。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详细研究了黑龙江地区K/T界线附近时期的生物和地质事件,提出了有关该地区恐龙灭绝原因的新观点,为探讨全球性的K/T界线重大生物演化事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目前,该陆相K/T界线研究已锁定在黑龙江嘉荫县乌云镇附近的小河沿地区。通过野外钻孔验证和室内分析,该项目组已发现了K/T界线附近典型的、白垩纪最晚期及第三纪最早期的生物化石组合,研究已进入“厘米级”精度的最后阶段。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