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切忌破坏式“打造”
2006-07-07
时下,面对市场,各电视台越来越看重播出电视艺术节目的收视率这是情理中事。因为,收视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所征集的电视广告的收益,况且,再优秀的节目,倘收视率甚低,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难以实现。但是,如何科学统计和看待收视率?收视率与收视质量是何关系?仍然是需要我们从文化自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弄明白的课题。

  一方面,要看如何科学地统计收视率。当今两家最火的专业统计收视率的机构——索福瑞公司和尼尔森公司,对同一播出节目收视率的统计结果就常不一样,不知谁的统计结果更接近于客观真实。当然,有对收视概况的大略了解同对收视状况完全陷入盲目相比,的确是一大进步。但把收视率奉为圭臬,甚至当成判定节目成败的唯一标准,那就又走向了另一极端,未必能真正接近客观事实的真相。

  另一方面,收视率与收视质量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我们当然热切期望有越来越多的像《长征》这样的电视剧和像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这样的电视文艺节目,收视率与收视质量相一致,都很高。但确实也还存在着收视率与收视质量相分离的情况。没有收视率,固然谈不上有什么收视质量;但有了高收视率,却未必就一定会有高收视质量。比如有些偶像剧和选秀之类的电视节目收视率确实很高,但对广大青少年观众来说,虽获得了视听感官的强烈刺激和快感,但并未获得真正的思想启迪和艺术美感,反而多少滋生了“一夜成星”、“一夜致富”的梦想,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不利,表明其收视质量不高。相反,也确有像前段播出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电视剧《西圣地》、《赵树理》,因为适逢直播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客观因素,收视率可能一时并不理想,但真正观罢这两部作品的观众纷纷反映:他们不仅为荧屏上的赵树理、杨大水等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所感染,获得了视听快感,而且达于心灵,得到了宝贵的思想启迪和灵魂洗礼,于是由快感而升华为美感。其收视质量可谓高矣!可以预期,通过评介,这样的优秀作品在重播时定会滚雪球似地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所以,从长远看,其收视率未必不高。可见,收视率虽高而收视质量并不高与收视率虽一时低而收视质量并不低的矛盾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此理应做出清醒而自觉的明智选择。

  其实,一部绚烂多彩的中外文化史,历来就存在这种虽在问世之初受众面不广而历经历史检验终成人类经典的传世精品。荷兰画家梵高的杰作,主要是在他度完不长的37岁人生之后才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其独特而惊人的艺术价值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十年辛苦十年泪”完稿之初,不也就是脂砚斋几个友人传来抄去吗?但历史是公正的,《红楼梦》作为人类的文学经典,一版再版,历久不衰,不仅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世界读者,而且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红学”研究家。倘按照如今的“收视率末位排除法”,恐怕连梵高的绘画和《红楼梦》都很可能在当时就被“排除”掉了!

  科学认识收视率与收视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从哲学层面弄清接受美学范畴里受众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快感与精神上的美感的内在联系。艺术是人类审美地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其要旨在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电视艺术节目必须通过观众的视听感官引发快感,才能进而达于心灵,令观众获得认识启迪和审美享受,这便是由快感而升华为美感的鉴赏过程。绕过快感,不是审美途径,势力沦为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式,决非艺术;但止于快感,尤其是过度强化和片面追求视听感官的生理刺激,那就毁了艺术。快感,往往更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收视率。快感是审美的途径,美感才是审美的目的。须知,当观众过度的视听感官生理上快感得到满足之时,伴随而至的便是精神上责任感和反思能力的衰减。对此,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电视艺术,切切不可须臾忽视!

  当然,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好收视率与收视质量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要真正解决好文艺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在积极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健康的和谐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精神素质和道德修养;要在坚持提高国民的整体精神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健康的和谐文化需求。消极适应,势必强化观众群体中尚存的落后的不健康的鉴赏情趣;而这种情趣一旦得到强化,又势必反过来刺激文化盲目的创作者生产情趣更为低下的劣质产品。果如是,便会出现一种不和谐文化——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的二律背反(恶性循环)。这岂不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了嘛!这还不值得我们深长思之吗?(作者 仲呈祥)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