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竟然成了城市垃圾场
2006-07-07

垃圾山占地数十亩、堆积近10米高!(摄影:新华网记者 颜昊)  

海南省以其独特的热带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全国博得“健康岛”“生态岛”的美名。然而,记者日前接到当地群众投诉,海南岛西部风景秀丽的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竟然成了附近儋州市的城市垃圾倾倒场,数千村民被迫与垃圾和被污染的河水相伴已7年。

现场目击:垃圾占地数十亩堆积约有10米高

记者接到投诉后专程走访了位于海南岛西部的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6点多,记者按照当地居民的指引找到了垃圾车进入森林公园的土路。在这条仅够一辆卡车穿行的山道上,随处可见垃圾车上掉下的零散垃圾,路边的树枝和灌木丛上挂满各种颜色的垃圾袋。一大早,就有数辆载重卡车从十多公里外的儋州市区驶进这条土路,车行之处扬起满目黄沙。

跟随这些运输垃圾的卡车,记者驱车来到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的莲花山脚下。刚把车门拉开,便闻到伴着馊味、令人作呕的恶臭,呛得人不敢呼吸。放眼一看更是令人吃惊: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森林里,竟然藏着一个占地数十亩、堆积近10米高的垃圾山!这里苍蝇、蚊虫到处乱飞,人一走动耳边就一阵“嗡嗡”声,人一停下身上就会有不少苍蝇“光临”。陪同记者前往的村民说,遇到下雨天,离垃圾场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刺鼻的恶臭。

在垃圾场入口处的几间平顶房前,负责垃圾场管理工作的儋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局职工说,这个垃圾场堆放的主要是儋州市城区的生活垃圾,每天有三四十卡车约100吨垃圾运往这里。这些垃圾没有进行卫生填埋,堆高后就用推土机推平。对于成群结队的苍蝇,他们主要是采取喷药的方法灭杀,但效果不是太好。

数千居民与垃圾、臭水“相伴”7年

离垃圾场只有1公里左右的儋州市蓝洋镇那昌村居住着400多名村民,村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儋州苍蝇那昌跑,黑河臭水沿村流,稻田长满垃圾草,百姓苦楚知多少。”

在村口的上大水河边,那昌村村民曾彩凤对记者说,没建垃圾场前,那昌村空气清新,河水清澈见底,大家都在这里挑水、洗菜、做饭,很多村民还在河两岸的洼地上种菜卖。可垃圾场建在这里之后,不要说种菜卖,就连自己吃的菜都要到集市去买。因为用被污染的河水浇菜地,菜就成片地枯死,水稻也是成片枯死。这样的日子已经伴随村民有7年之久。

村民陈官右说:“只要有风,哪怕是很小的风,村里都会弥漫着臭味,整日里苍蝇成堆。现在村里无论谁家办红白事,亲友来了留下‘红包’就走,根本不吃饭,都说怕臭、怕苍蝇。”

据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干部王坚介绍,1999年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占地面积5660.32公顷,拥有奇特的温泉和丰富的动植物种群以及特有的山势地貌等生态资源。也就是从那时起,儋州市环卫部门明知违反原林业部1994年颁发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却不顾森林公园管委会和附近群众的极力反对,强行将垃圾场建在位于森林公园北部的著名景观莲花山脚下。7年来,未经处理的垃圾越堆越高,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大。

王坚和村民们对记者说,几年来,那昌村因为饮用水源被垃圾污染而死了3头牛、几十头猪和不计其数的鸡、鸭、鹅。由于垃圾场建在儋州市几条河流的水源河——上大水河的源头,被垃圾污染的河水流经那昌村、南志村等5个村和当地农场的部分地区,实际祸及群众数千人。

垃圾车正在倾倒垃圾,扬起漫天灰尘。

 垃圾场搬迁久拖未决相关部门各有说法

垃圾场建在森林公园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据王坚介绍,从1999年开始,森林公园管委会和附近群众多次向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儋州市政府和市环卫局反映情况,但7年来,森林公园及周围群众仍无奈地承受着垃圾的污染。

记者经过调查了解到,针对垃圾场的搬迁问题,2003年7月20日,时任儋州市市长的邱宏民曾在垃圾场现场办公,称要投资4000万元异地兴建无害化垃圾处理场,2004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对此,2005年调离市长岗位、现任洋浦管理局副局长的邱宏民解释说,垃圾处理场没建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选点难,而当时将城市垃圾“临时”堆放在森林公园里,也是上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批准的,放在那里比以前放在蓝洋镇的路边影响要好一点。

儋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吴冠华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新垃圾场选址几经变动以及招商不理想等问题,森林公园里的垃圾场的搬迁问题才被搁置下来。目前新垃圾场的选址已经结束,因为地方财力有限,无法筹措配套资金,只能招商引资。如果招商不理想,将由市财政出资建设新的垃圾场。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污染控制处相关负责人陈清波向记者介绍,海南省目前只有海口、琼海两地有垃圾处理场,其他16个市、县均只对生活垃圾进行堆放。儋州市和海南省其他没有垃圾处理场的地方一样,在垃圾处理场建设方面都存在资金缺乏问题。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何少群对记者说,按照省政府批复的全省垃圾处理场建设的专项规划,全省的垃圾处理场需要几十个亿的资金才能建起来。什么时候规划落实了,垃圾就能管起来,但这归建设部门管,而且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海南省政协委员、社会学家詹长智认为,海南省目前的垃圾处理现状和海南生态省建设目标很不协调。儋州市将城市发展的污垢转移到森林公园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思路,在倡导科学发展、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令人感到焦虑和遗憾。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