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岭告别"垃圾之困"
2006-07-04

夏日里的龙首山,绿意正浓;玉带般的柴河水,绕城奔流。

6月20日,历时近七个月的艰苦奋战,铁岭首座实行无公害化处理的垃圾处理厂提前10天完成主体建设任务,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新垃圾处理厂的投入使用,结束了该市多年垃圾简易填埋的历史,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铁岭城区日产垃圾380吨左右。新建的柴河垃圾处理厂,是按三类三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标准设计,采用国内先进的一层防渗膜、一层垃圾、一层土的层层填埋,以及通过排气、导流、导渗透液等方式,对垃圾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其中,一期工程总容积113万立方米,投资4675万元,以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计算,使用年限为6年半。按整体工程规划,待二期完工后,将保铁岭实现垃圾无公害处理20年无忧!

曾经的垃圾“围城故事”

有人生活的地方,就要产生垃圾。由于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厂,垃圾排放的问题,也一直是铁岭城的一块“心病”。过去只能挑选周边山沟或低洼区直接倾倒,再实行简易填埋的处理方式。这不仅影响环境,还极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可就是这样一条路子,近年来也已几近“车到山前”,走不下去了。

2004年,也是这个“火中填柴”的季节,危机发生了。原设计使用12年、位于铁岭县镇西堡李家屯的垃圾场已接近合同年限。该垃圾场是当初经与村民协商,政府以支付补偿金的方式确定的。起初几年,村民们还没说什么。但实行简易填埋,冬季还好,可一到夏季,蚊蝇肆虐,污水横流,人们大老远就得捂鼻子。无遮盖的垃圾,尤其不易降解的塑料遇风漫天飞舞,庄稼地里到处都是。逐渐地,农民担心耕地被垃圾化了,不满、抱怨的情绪日增!

当年6月27日起,村民们以“不再受城里垃圾的气,不让农村环境再受到污染”为由,自发组织起来,在路边搭起窝棚,数十位村民日夜值守,将通往垃圾排放场的道路全部封锁,见到垃圾运输车,一律拦截。

市环卫处处长朱德仁告诉记者:“其间,前后‘转战’地点多达五六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

2004年4月19日,市政府再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筹建垃圾处理厂的立项问题,责成市环卫处抓紧落实。最终选定了平顶堡镇建设村的大南沟。为确保资金投入,铁岭市采取争取国债资金、地方配套和自筹的筹资方式。市政府采用了工程招投标方式。经过激烈角逐,10月13日竞标结束,正式转入施工阶段。

“柳暗花明又一村”

6月27日记者在新垃圾处理厂看到,这里完全不是印象中垃圾场的模样。整个一期工程填埋场铺设了白色的防渗漏材料,其间分布着数条集液管线,两侧是200多延长米的雨水排放暗渠,新建2436米永久截洪沟、2100米永久性进场柏油路和作业路,路旁绿树、动力电杆,行人从远处根本就看不出那是个垃圾处理厂。

据随行的环卫处领导介绍,新垃圾处理厂四周还将安装防护网,以保垃圾不四处飞扬,对垃圾将定期实施洒水、喷消毒药剂。以前的垃圾场,垃圾不满不盖土,这回几天就要盖上一层。垃圾渗透液也将通过一条专门的管线流到万米容积的污水调节池,最后由排污车运往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目前,15套压实机、推土机、挖掘机等主要作业设备已全部购齐。

朱德仁处长说,该项目总预算为6591万元,总库容296万立方米,服务时限20年。工程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也是为以后更好发展预留空间。随着后续工程建设,这里可保证铁岭市无公害排放垃圾100年!”

来源:辽宁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