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调查北京市机关单位节能情况,多数单位响应“节能日”,空调和电梯休工
昨晚,北京市环保局,一名工作人员下班后走过贴有关于“节能行动日”停用电梯和空调的通知。本报记者袁烽摄
本报讯昨天一早,北京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上班的时候都在相互提醒,“别开空调啊!”当天是7月份的第一个工作日,也是北京市5部门倡导的第一个“节能行动日”,本报记者前往相关单位和目前正在进行节能改造试点的政府机关进行调查和体验。
环保局8位领导弃车出行为响应“节能行动日”,北京市环保局的8位局领导全部弃车上下班,局长史捍民步行
不知情单位称一贯节能不过,从记者调查体验的情况看,仍有部分机关单位对“节能行动日”并不知情。记者在一个机关单位采访了四五名工作人员,他们称前段时间听说过“节能行动日”的倡议,但不知道首个“节能行动日”就是昨天。
记者在另外一家机关单位采访时也遇到这种情况。不过,这些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称,无论“节能行动日”还是平常的工作日,他们的节能做法都是一贯的。
「北京市环保局」
爬爬楼梯算锻炼
电梯、空调歇工一天,多余灯管拆除以节能
本报讯昨天是北京首个“节能行动日”,北京市环保局的电梯、空调在这一天全部“歇工”了,办公室的电灯也只开了一半,以响应节能的倡议。
局长步行
早晨8点30分,市环保局办公大楼的一层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为响应节能日的倡议,机关大楼的电梯停开,同时号召各办公室的空调也停开。
告示的旁边就是电梯,但电梯并没有运行,局长、处长和普通工作人员都爬起了楼梯。楼高6层,在顶层办公的潘飞一口气爬上了6楼,他说,“没感觉太累,今天爬爬楼也算锻炼。”
上午9点,环保局大院,以往满当当的停车场昨天空了一半,其中大都还是印有“环保监察”字样的执法车。据了解,昨天该局的8位局级领导全部弃车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或坐公交出行。其中,局长史捍民从家中步行
3600个灯管全换节能灯
上午10点,天气已经开始有些热了,而且空气湿度较高,有发闷的感觉。推开市环保局各个处室的门,窗户都打开着,因为空调全“停工”了。即使这样,室内还是有些热,就连记者的额头上都不停地渗出汗珠。该局宣教办的办公室里,原本6组电灯,昨天只开了2组,而一些采光比较好的办公室,则干脆把所有灯都熄掉了。
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介绍说,为了更加节能,去年环保局在征求了各处室的意见后,撤掉了一些办公室里多余的灯管,目前半数左右的办公室已经完成拆除,余下一半也将在今年拆掉一些灯管。而且全局3600个灯管也全部换成了节能灯。厕所则全部换上了节水洁具。
今年4月,环保局院内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投入使用,这个系统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再利用。“它可以储存
「北京市发改委」
空调不冷只送风
发改委电梯5层以下不停,空调系统停止制冷
本报讯昨天,为响应首个“节能行动日”,在北京市发改委机关,三部电梯只有两部在使用,而且5层以下楼层不停。北京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带头,其他负责人的办公室均采用自然灯照明,而且空调系统停止制冷功能,只保留循环风。
北京市发改委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朱福琴笑称,机关的保洁员都有很强的节能意识,“按照规定,我们的走廊照明灯只能开一半,如果有超一半的灯开着,保洁员就会主动关上这些灯。”
「北京市人大」
只开一半照明灯
处长提醒下属下班别忘关掉电器
本报讯昨日下午4时,天气阴沉闷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一间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正在调整空调温度时,该处处长过来强调,下班别忘了关灯关电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刘凤仪表示,在去年他们就已经将中央空调的温度统一设定在
刘凤仪介绍,今年市人大提出行为节能,在动员会上将所有部门的办公室主任找来,动员大会前,办公厅做了一次暗访,做得好的在会上交流经验,做得不好的则没有交流机会。
刘凤仪称,办公厅要求,楼道和会议室的照明灯只开一半,隔组开启,能够保证一般照明就可以了,每晚都有值班人员进行巡视检查。
「丰台区政府」
只用日光不用灯
800多个房间关上日光灯,浪费电行为要纠正
本报讯昨日,10家政府节能试点单位之一的丰台区政府迎来首个“节能行动日”,每层楼新装的分类计量箱运转正常,800多个房间关上了日光灯。
昨日上午,丰台区政府机关事物管理处主任王秋利接受采访时说,从去年至今,区政府全年节能达12%,高出市发改委规定的8%,初步实现了“节能型政府”的要求。“有这些成绩,大部分靠的是分类计量电费这种科学的节能手段。”王秋利说。
上午10时,记者在丰台区政府看到,每层楼新装的两个用电分类计量箱运转正常。由于当天区政府4栋大楼800多个房间关上了日光灯,因此计量箱的转动比平时慢了许多。“发现不正常运转,我们除了纠正浪费电行为之外,还会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采取针对性改造措施。”王秋利说。
王秋利说,目前政府机关节能总体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行为节能上,比如一些职员的节约意识不够,认为关不关灯无所谓等,这需要多做宣传,让节约深入人心。
■对话
“政府机关节能潜力很大”
市发改委环资处有关负责人称,节能改造7年内可收回成本
昨天,针对政府机关进行的节能改造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发改委环资处有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政府机关应做节能表率
新京报:为什么要率先在政府机关搞节能改造?
负责人:目前,国家正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而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因此政府机关节能体现了政府率先垂范的作用。北京去年选取了54家政府机关进行能耗调查,时任副市长的张茅与这54家机关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提出节能8%的目标。同时从中选择了10家有代表性的政府机构,共35万平方米的面积,由“节能医生”进行节能诊断。
新京报:这10家进行试点的政府机构的节能改造情况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负责人:去年,54家政府机构平均的节能量达到11%,超过了原来的8%的目标,通过简单的行为节能,如随手关灯、关计算机显示器电源、更换节能灯具等,就得到这样的节能率,因此政府机关的节能潜力很大。
根据诊断报告制定方案
新京报:“节能医生”对这些试点机关进行能耗“诊断”,都发现了什么问题?
负责人:我们选择了5家有资质的“节能医生”,对10家政府机关进行能耗“诊断”,主要是针对照明系统、动力系统、信息中心的用电、墙体围护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具了诊断报告,制定相应的节能改造方案。
我们发现,通过“节能医生”的诊断,这些政府机关在能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计量系统不够健全,如用电计量,就是说,照明、电梯、空调等的用电都反映在一个电表上,无法进行分别计量。
改造后节能率可达24%
新京报:这10家机构经过节能“诊断”之后,能够达到多大的节能率?
负责人:目前我们已经根据“节能医生”的诊断报告,正在编制10家试点机关的节能改造可研报告,并制定了原则性的改造方案,按照这个报告,应该有很好的节能效果,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这10家机构进行节能改造后,每年可以节省2700吨标准煤,折合费用656万元,改造后节能率达到24%左右。
新京报:10家机构节能改造的资金,由市政府出还是各自解决?
负责人:由政府资金进行支持,估计这10家试点单位的节能改造资金为4500万元左右。我们测算,不到7年就可以全部收回成本。
■链接
10家节能改造试点
●北京市发改委
●北京市规划委
●北京市市政管委
●北京市公安局
●北京市交管局
●北京市地税局
●北京市旅游局
●北京市总工会
●朝阳区政府
●丰台区政府
( 郭晓军)
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