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即将通车 雪域环保准备好了吗
2006-06-29

  6月10日,一辆机车行驶在美丽的西藏错那湖畔。
  新华社记者 觉 果摄
  2006年7月1日,一个承载了几代中国人梦想的日子,青藏铁路即将通车运营,钢铁巨龙将跃上“世界屋脊”,西藏人民群众欢欣鼓舞。不过,列车在带来人流、物流的同时,无疑也会给青藏高原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压力。对此,雪域高原准备好了吗?

  旅游局长手机快打爆了

  西藏每天预计新增游客3000到4000人,途经青海进藏的游客数量将增加约40万人次

  “这些天,我的手机都快打爆了。”拉萨市旅游局副局长陈靖斌说,“都是联系、咨询到西藏来旅游的。”

  青藏高原素以神圣、神奇、神秘著称。青藏铁路沿线拥有原始的高原生态,这里蓝天白云如画、雪山冰峰相连、戈壁广袤无垠、湖泊碧绿如镜。

  到西藏旅游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2005年,西藏自治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80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45%。但由于目前游客进出西藏主要靠空运,运力有限且费用高,因此旅游界有“出国容易进藏难”之说。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西藏每天预计新增游客3000到4000人,途经青海进藏的游客数量将增加约40万人次。

  多部门联手打造“生态之旅”

  铁路沿线主要车站设置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存放点,采用先进技术,在列车内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

  面对即将纷至沓来的游人,如何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青藏铁路公司对铁路沿线景点环保作了周密安排:铁路沿线主要车站都将设置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定点存放点;垃圾在一周内通过列车运往格尔木进行处理;青藏铁路列车内的污水和垃圾不能沿线排放,必须运到格尔木和拉萨进行处理;列车内将设置一个垃圾集纳系统,采取先进的压缩技术,在列车内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

  “青藏铁路开通对拉萨旅游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陈靖斌说,“我们加强了对在岗导游和景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给他们讲解环保知识和理念,要求他们对中外游客反复宣讲西藏环保的重要性,并监督游客的环保行为,一经发现有哪个旅游团队在环保方面出现问题,我们将对导游进行严肃处理。”

  据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办公室主任廖礼生介绍,在西藏旅游期间,所有旅游车辆都将配备垃圾袋、垃圾箱等设备,导游负责监督游客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袋。旅游结束后,导游必须将随车垃圾运送到指定垃圾存放点,再由环保部门安排车辆进行处理。

  铁路沿线各城市未雨绸缪。拉萨市、那曲地区正积极筹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厂,同时加快城市公共卫生配套设施建设,以满足铁路通车后进藏游客的需求。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和青藏铁路公司等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铁路通车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将“天路之旅”打造成“生态之旅”。

  严格控制污染企业进藏

  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要汲取其他地区乱采乱挖、先破坏后治理的前车之鉴

  青藏铁路开通后,增加的不仅是游客数量,还有矿产资源开发、高原特色生物加工等工业活动。

  西藏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矿种齐全,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青藏铁路在西藏境内自北向南穿越了班公错—怒江成矿带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铜、铬、铁、锑、矿泉水、湖盐等,规模大、质量好。青藏铁路建成,为矿产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自治区地勘局总工多吉提醒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修复。青藏铁路的开通,既为西藏旅游带来了客源,为西藏的能源消费转换和环境保护创造了新的条件,同时也会形成一定生态环境压力,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要汲取其他地区乱采乱挖、先破坏后治理的前车之鉴。

  “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环境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有关部门将对矿厂企业进行严格审批,严格控制以消耗煤为燃料的大企业进入西藏。”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张永泽表示。

  西藏自治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西藏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环保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予以考虑,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保护好雪域高原的生态环境。

    《人民日报》 (2006-06-29 第16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