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妙笔"报道解振华辞职 环保总局官员指出硬伤
2005-12-29
  最近,松花江污染事件引起举世关注。中国政府以对本国人民和邻国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因安全生产引发的这场重大污染事故,变被动为主动,赢得广泛赞誉。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既体现了中央对高级官员的严格要求,也体现了解振华这位“老环保”以国家为重、敢于担当的气度。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易人,媒体报道评论属于正常之举。但一些媒体既大胆假设,又不小心求证,就难免出现纰漏。近日南方一家有影响的周末报的题为“为什么是解振华“的报道,便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官员说,这篇报道在真实性方面至少存在三处硬伤:
  真假一:报道说,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发当天,这位56岁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像平常一样,在北京西内南小街115号从容地批阅着文件”。言之凿凿,有鼻子有眼。但翻看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的《中国环境报》,却明明白白报道,那些天,解振华正应邀在美国、古巴访问,报纸上还有11月11日晚卡斯特罗会见解振华的照片。事实上,解振华是在11月14日晚才结束访问抵达北京的。
  真假二:报道说,“一系列先兆预示解振华这位老环保即将下课。最明显的例子是,1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到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作为主管环境保护的最高官员,解振华没有陪同”。然而,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温家宝总理视察时,解振华就在总理身后。
  真假三:报道说,11月28日,新任局长周生贤已经到环保总局上班。实际上,解振华11月30日还在环保总局机关主持松花江污染防治会议,当天并会见了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托普费尔,新华社记者还发了消息。《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聂晓阳发表的《新国家环保局长上任记》中也写到周生贤局长上任的情况。周局长告诉记者:“11月30我接到通知,让晚上10点到中组部等候谈话。实际上这个时候中央的会还在开,我一直等到11点,才正式通知我到环保总局上班”。
  真真假假,扑朔迷离。历史近在眼前,该报记者的生花妙笔却已让人如坠五里云中。记者给环保总局打电话求证,一位官员答复说:“老解11月14日晚才出访回来。26日陪总理去了哈尔滨。30日还在总局机关主持会议。中组部12月1日傍晚才来总局宣布周局长任职。这家报社记者太有想象力了!”
  中新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