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效的执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苏眉鱼贸易应该可以得到长期控制”,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东亚地区主任Craig Kirkpatrick博士说,“一旦进出口国的大部分利益相关者协同行动,建立起一个合法的国际贸易体系,将有助于阻止野生物种的继续减少。” 会议为期三天,与会者来自苏眉鱼的主要消费地和产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巴布亚和新几内亚),也有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香港海产贸易的代表。会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AFCD),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 )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主办。 与会者响应组织者的建议,同意开展地区间合作,在科学的指导下可持续利用资源,并努力提高捕鱼业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苏眉鱼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鱼类,成年后通体铁蓝色并长出突出的嘴唇。苏眉鱼主要产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珊瑚礁中,其身长可超过两米,体重可达190公斤,寿命超过30岁。然而它们大部分会遭致捕捞的命运,其中包括非法捕捞。在香港和中国大陆,苏眉鱼作为一种昂重的食用鱼进行交易,其售价曾经高达每公斤130美元。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环境保护干事邝力存博士称“香港和中国大陆作为主要的消费地区,正积极主动地和出产国合作,确保苏眉鱼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在大多数地区的研究表明,苏眉鱼的种群数量正因为商业贸易逐渐减少,其锐减的比例一度曾高达90%。很多幼鱼在没有达到繁殖年龄时即被捕获, 造成能繁殖的成鱼越来越少而在捕鱼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威胁到的不止是物种的生存,也包括脆弱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苏眉鱼在2004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在2004年10月召开的第13届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大会上,苏眉鱼被(被列入CITES附录II,受到CITES公约的严格保护。 “苏眉鱼的可持续的管理计划和贸易控制都仍然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出口国和进口国都面临着如何有效执行CITES公约的巨大挑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Yvonne Sadovy说,“我们希望此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为即将开展的各方协作铺平道路,以确保所有的贸易行为都是可持续的,不会威胁到苏眉鱼的生存。” |
来源:ww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