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
设为首页
要闻
视点
观察
专题
机构
培训
教育
助残
环境
动保
低碳
能源
智库
明星
城市
企业
行动
小虫入侵成害 正在毁掉“椰岛”海南标志
2006-06-27
这就是椰心叶甲,体长仅1.5厘米,却以惊人的繁殖蔓延速度危害了整个海南岛的椰子树。(郑玮娜 摄)
椰风海韵构筑了海南秀美的风光,来过海南的人都对夕阳里婆娑摇曳的椰树难以忘怀。高大的椰子树不仅是宝岛海南的象征,也是当地旅游和农业的主要支柱。但从2002年至今,海南省正遭受着一场“恐怖袭击” --一种外来入侵昆虫“椰心叶甲”横扫了全省几乎所有市县,造成椰子树大片大片枯黄。专家表示:如果不加以控制、防治,海南的椰子树将有全部死亡的危险!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为外来物种造成的总体损失达到1198亿元,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6%。 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大祥指出: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亚于军事入侵!
椰子死了,“椰岛”的美称将不复存在
体长仅仅1.5厘米的外来入侵昆虫“椰心叶甲”是国家禁止进境的国际二类植物检疫对象,它危害以椰子为主的棕榈科植物,导致植物正常生长受阻,果子产量下降,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
海南省2002年6月发现椰心叶甲疫情,很多专家认为是有人违规从东南亚虫害疫区引进棕榈科苗木而将害虫带进岛内的。由于缺少自然天敌,椰心叶甲繁殖和扩散速度很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所长马子龙介绍,椰心叶甲可以通过风和苗木的运输传播,特别是有大台风的话,传播速度会更快。2005年第18号台风“达维”过后,全省椰心叶甲疫树就猛增了约60万株,其中仅文昌市就增加35万株,而在台风前文昌市的疫树只有2万株。
2006年4月的数据显示,海南省绝大多数市县(除白沙县外)均发生疫情,累计染虫302万株。从国外的情况看,椰心叶甲虫害发生后3年左右,会出现大量疫树死亡。海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站长沈有孝说:如果不加以控制、防治,用不了多少年,海南的椰子树将全部死完,一棵不剩。“椰岛”的美称也将不复存在!
椰子树是海南最具特色的风景树,也是效益非常高的经济树。目前海南共有2600万株椰子树,椰农50万,该省椰子和椰子产品加工每年创造100多亿产值,还不包括与之相关的旅游经济。如果椰树不保,椰子产业将遭受打击,农民的生产生活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昌市东郊镇的椰树是全省最多的,该镇有各类椰子加工厂100多家,以椰子为原料生产食品、日用品、工艺品等。东郊镇东郊村委会主任黄良晖介绍,该村80%的农户靠栽椰子和椰子加工业维生。
当地人十分担心椰树的命运。有村民说:“一旦椰子没有了,很多人都要失业!”文昌市春光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部李经理在接受海南一家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如果这个病害继续下去,将会给椰子加工产业造成长期的影响。我们公司现在收购的椰子价格已经从原来的0.9元/个涨到1.8元/个,我们每年需要1000多万个椰子,这样光椰子原料这一块就要多付1000万元左右。”
东郊镇分管农林的副镇长林道景说,一株成年椰子平均年收入约三、四十元,东郊镇当地农民最多的一年可收入七、八千元。产量最高的椰子树,一株可结100多个椰果,可卖上百元。“椰子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如果防治不好,椰子死了,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 林道景感叹。
被椰心叶甲危害的椰子树,日益枯黄。(庄斐 摄)
外来生物是可怕的恶魔?
今年3月8日,中科院院士宋大祥来海南作了题为《防止外来生物入侵与海南生态省建设》的学术报告。宋大祥表示:“要像防止军事入侵那样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人们对入侵国境的敌人往往非常重视,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外来有害生物是一种更可怕的敌人,它的影响更有威胁性,也更长远。”
外来生物本身不一定都是可怕的恶魔,包括橡胶、西红柿等等许多常见的植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但在新的栖息地,外来物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有天敌和寄生虫的危害,会异常繁荣。然而,这些从远方来的生物如果数量失控,对新区域农林牧渔等生产造成破坏,引发了生态灾难,就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物种侵略”已成为危害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栖息地退化。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中,约有35%-46%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所有物种都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长期的威胁。
海南省国家I级保护动物海南坡鹿前两年遭遇饥荒劫难,就与外来植物飞机草肆虐有直接关系。在坡鹿所在的大田保护区内,作为绿肥引入的飞机草形成了单种优势群落,使区内草本植物由30年前的200多种,降为现在的8种,极大地加剧了坡鹿的生存危机。
巨大经济损失也是生物入侵的恶果。中国农业部2004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中国已发现50余种,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部总经济师朱秀岩在2005年9月中国农业部和美国国务院联手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研讨会”上表示,近10年来,新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2种。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院士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为外来物种造成的总体损失达1198亿元,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6%!
东郊镇以椰子产业为主。图为树下成堆的椰子,
和正在一旁休憩的椰农。(郑玮娜 摄)
向花草和动物无奈宣战
日益严重的外来生物危害,不仅是人类盲目引种的后果,更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行为的警告和惩罚。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我们生态环境的“抵抗力”,是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最根本的策略。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东北部,一株一支黄花能产生两万粒种子,几个月就能占据一定空间,把周围的植物一一“杀”死。目前上海30多种土著植物已因此消亡,上万亩土地受破坏。
原产于墨西哥的小龙虾,进入中国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不但影响到鱼虾类生物的生存,还因其打洞筑穴的“本领”,威胁到堤坝设施的安全。
水葫芦在连绵1000公顷的滇池疯长成灾,已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的福寿螺,在江浙一带吞噬了万亩良田。此外,被当作宠物的巴西龟、引起“枯草热”的豚草等,都被认定为入侵物种。
专家一再表示,等到外来生物造成入侵的后果,国家和社会将承担巨大的铲除成本。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预防有害生物的入侵。
北京市已经开始采用一种新型的隔离棚,主要作用就是对国外引进的可能存在潜伏危险病虫害的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进行隔离试种、繁育及各种检疫试验,并对出口植物进行检疫消毒。如试种的植物出现问题,将被无害化处理掉。
马子龙说:对外来物种的引进,国家检验检疫部门要非常重视,同时也要引起全民重视。很多外来入侵生物是人们无意传入的,通常是随人及通过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被携带到各地。
目前,农业部已成立了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2005年制定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条例》和《全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规划》也正在着手起草之中。
在2005年9月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研讨会”上,专家指出:“如果说立法是防的手段,那么国际合作就是治的药方。”外来物种泛滥大都是由于逃脱了原有的天敌控制,因此国际合作引入天敌是控制入侵生物最佳的技术手段。
海南防控椰心叶甲疫情也得到了国际合作。马子龙介绍:“要彻底控制住椰心叶甲,主要是通过生物防治,海南已引进了两种椰心叶甲的天敌。啮小蜂主要是寄生椰心叶甲的蛹,是从台湾引进的,另一种姬小蜂主要是寄生椰心叶甲高龄幼虫的,是从越南引进的。在引进时分别都通过试验,发现它们只寄生椰心叶甲,对其他生物没有影响。2005年4月20日,海南开始向野外释放啮小蜂,防治效果非常明显,一年后,凡是放蜂的地方椰心叶甲都得到了控制。”
据统计,目前农业部已经承办外来入侵生物相关会议4次,合作项目10多个。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研讨会”上,与会的20余个国家地区已形成共识--形成一个关于防治外来生物的法律范本,以便各国法律“对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更为有效的防治。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
相关新闻
从我心做起,“益”起守护生命之“源
今日春分 | 走进一场暗淡春色的山火
最美游客照的打开方式,你get到了吗
13元奶茶,5元包装费,你被“包装刺
地球一小时| 其实它需要更多的“一小
爱心行动
成都彭州市仁爱志愿者:第一批40余吨
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结核宣传落实
新湾镇志愿者应急救援队:暴雪“五必
湖北武当山消防救援大队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爱孩子成长
从我心做起,“益”起守护生命之“
最美游客照的打开方式,你get到了
13元奶茶,5元包装费,你被“包装
共
0
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公益访谈
公益中国网创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进一步
【SRC·2022】公益中国网负责人曹胜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负责任的企业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董强: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服务乡村迎来时代机遇
金锦萍:互联网公益的共生共创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