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三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明网 郭林 刊发时间:2008-10-08 02:43:52 光明日报
|
南部阳一郎 |
本报伦敦10月7日电(记者郭林)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今天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籍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三位获奖者在基本粒子夸克的研究上均有突出成就,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两位日本科学家发现了对称性破缺。
南部阳一郎是日裔美籍公民,1921年出生在日本东京,1952年从东京大学获得科学博士学位,是芝加哥大学恩里科-费米学院的名誉退休教授。他首先把凝聚态物理方法运用于粒子物理理论,对自发对称破缺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其成果被称为南部-戈德斯通定理。小林诚1944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1972年获得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是日本筑波大学的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的名誉退休教授。益川敏英1940年出生,1967年获得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东京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名誉退休教
|
小林诚 |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都丰富了现代物理学。按照他们的研究,世界并非是绝对的对称,因为在微观层面上存在着对对称性的“偏离”。1960年,南部阳一郎用数学模型描绘了次原子物理中存在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揭示了看似混杂的表面现象背后的自然秩序,丰富了对次原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认识。
现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在14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应同时产生同等数量的粒子与反粒子,粒子与反粒子在质量等方面相同,但在电荷等方面相反,两者相遇便会湮灭同时释放出能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科学家并未在现今宇宙中找到与大量物质等量的反物质。1973年,小林诚和益川敏
|
益川敏英 |
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南部阳一郎将获得一半奖金。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将分享另一半奖金。
按照传统,2008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除和平奖由挪威评选且在首都奥斯陆举行颁奖仪式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经济学奖和文学奖都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且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颁奖仪式。